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3部分

“眾所周知,國…務…院明令取締農基會以來這三年,我們基金會之所以能夠維持正常運轉,與盧惠生書記的個人聲望密不可分。不誇張地說,盧惠生這三個字在良莊價值一億三千萬!只要他在,只要他時不時來良莊露個面,基金會不會出問題。

他患上白血病的訊息在縣裡或許算不上什麼,但在良莊卻極可能導致廣大儲戶對我基金會產生信任危機,引發所有金融機構最擔心、最不願意看到的大規模擠兌。所以這個訊息我們嚴格保密,焦漢東書記甚至不敢向縣委縣政府彙報。”

一億三千萬,難怪老石說全公安局加起來也擔不起這個責任。

方峰醍醐灌頂般明白過來,意識到相對其它事,這才是真正的大事。

成也盧惠生,敗也盧惠生。

紙包不住火,一旦走漏出去,引發大規模擠兌,群眾拿不到錢,不僅會找良莊鎮,一樣會去找縣委縣政府。羅紅新很羨慕老盧的威望,同時也因老盧的病情為良莊擔憂。

李曉蕾不想浪費時間,簡明扼要說:“盧惠生書記在醫生懷疑他患上癌症那一天就開始考慮如何應對這個局面,他實在沒辦法,於是找到我,拉下老臉懇請我擔任基金會董事長。我懷孕了,我愛人在市區工作,怎麼可能來良莊當這個‘維持會長’?但這極可能是他在這個世界上的最後一個心願,我實在不忍讓他失望,只能答應。”

老盧對良莊的感情沒人懷疑,眾人微微點頭。

“我老家在bj,婆家在思崗。我既是bj人,也是思崗人。對思崗對良莊我一樣有感情,可以說沒有思崗就沒我李曉蕾的今天。”

李曉蕾回頭看看,誠懇真摯地說:“牆上這些照片,照片所代表的榮耀,以及我愛人在良莊實在算不上好但群眾幾乎個個知道的名聲。再加上盧惠生書記去bj治療前加持在我身上的‘接班人’光環以及鎮裡的力頂,李曉蕾這三個字在良莊勉強也值一個億。

今天上午,樓下那五位紀檢幹部要我跟他們走,協助紀檢調查。我能走嗎,不能,只能跟他們解釋,跟他們商量可不可以在基金會協助調查。結果他們不同意,堅決要帶我走。

作為基金會董事長,作為盧惠生書記最後一個心願的執行人,作為已把良莊當成第二家鄉的一個外地媳婦。我李曉蕾不僅不能跟他們走,並且也不能讓他們就這麼走。萬一他們不顧影響、不顧全大局、不嚴守機密,造成惡劣影響乃至嚴重後果,我李曉蕾就是良莊的罪人!”(未完待續。。)

第三百六十四章 “李行長”(二)

本來就是一家名不正言不順隨時有可能被上級責令關門的“銀行”,全靠老盧的個人聲望在撐著,要是老盧得癌症、他的“接班人”被紀檢部門立案調查和基金會根本沒那麼多現金的訊息走漏出去,絕對會引起擠兌潮。

涉及全鎮四萬多戶居民,多的幾萬,少的幾千幾百。

一旦發生擠兌潮,要面對的是上萬儲戶。

這是錢,不是其它事。

不管你怎麼做工作,就算喊破喉嚨也沒用。到手的錢才是錢,站在這兒管你要,拿著存摺、存單或銀行卡讓你兌現,緩兵之計都不好使。

國有商業銀行可以從其它支行、分行緊急調集資金,可以向其它銀行拆借。基金會說起來不跟人家聯網,其實是人家不跟基金會聯網。一下子要兌付一億三千多萬存款,基金會去哪兒調集,又能管哪家銀行拆借到?

之前一直認為不管調查組有沒有問題都應該積極配合的崔麗華書記,對李曉蕾的印象一下子發生改觀。

處置得當!

維護金融秩序和社會穩定是第一位,尤其在這個新春佳節即將來臨的關鍵時刻,她不跟調查組走是正確的,不許調查組紀檢幹部走一樣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