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3部分

正在建設的良莊新村將來肯定要設門衛,也考慮進去。另外工業園區要規劃一個稍微大一點的警務室,就近為客商提供服務,讓客商在我們這兒感受到其它地方感受不到的安全感。”

整合起來,比一盤散沙好。

崔副書記微笑著補充道:“工資由企業交給警務室,再由警務室統一發放,這麼一來隊伍就好管理。”

領導們如此支援,韓博非常高興,指著會議桌上的一部對講機笑道:“盧書記,焦鄉長,馬主席,崔書記,牛部長,感謝各位領導對我們工作的支援。其實我還有一個設想,現在我們一箇中繼臺,有幾部對講機,使用的是公安頻段。

我打算擠出點資金,再添置一箇中繼臺,添置三十部對講機,使用民用頻段,裝備給聯防隊,同時留幾部對講機給鄉里。有一個便捷的無線通訊網,今後的計劃生育、殯葬改革、基建工程,防澇抗旱等工作,組織指揮和協調起來就會更方便。”

每個村都有電話,但村幹部不可能二十四小時守在電話邊。

廣播通知挺方便,但不一定能通知到人,誰沒事整天留意廣播內容。

聯防隊員大多駐村,有幾十部對講機,有什麼事喊一下,讓他們去找人,聯絡起來確實方便。

尤其防澇的時候,指揮通訊非常重要。

一旦連下七八天暴雨,丁湖李莊的水全要往良莊排,良莊再往柳下河排,新庵那邊同樣如此。

柳下河良莊(柳下)段南北十九公里,大小閘口四十多個,兩邊一起往柳下河排,水位暴漲。這兩年沒發大水,大前年決過一次堤,團結和紅旗兩個村幾千畝農田受災。

老盧敲敲桌子,深以為然說:“有必要,完全有必要!有對講機通訊網,我們就能搞個應急指揮部。小韓,總檯在你這兒,指揮部就設在這間會議室,要是發生重大自然災害,你們要第一個上,要為鄉里組織基幹民兵爭取時間。”

第一百二十六章 跟著感覺走(求收藏推薦)

吃飯時不好說,開會時不方便說,直到散會老盧才找了個藉口,走進特派員辦公室,單獨談起為什麼傍晚又來警務室。

從新庵回來的路上,李順承家屬給他打過電話,一樣是為醫藥費報銷的事。

李順承是黨委委員,他是“班長”,共事那麼多年,關係一直不錯,一萬四也不算特別多,照理說這個忙應該幫。

關鍵全鄉不光李順承一個幹部。

要是開這個先例,其他幹部怎麼辦?那些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的老革命怎麼辦?良莊不欠外債不等於良莊有多富,這個先例一開,光醫藥費就能把鄉財政拖垮。

天大的事都難不倒他,這件事把他難住了,緊皺眉頭,抽著悶煙,唉聲嘆氣。

可能做事雷厲風行,也可能被外表迷惑住了,之前總感覺他身體健康、精力充沛,別說再幹四五年,就是再幹十來年都沒問題。

但是,現在給人的感覺卻很蒼老。

一萬四,警務室一年總共才多少經費。鄉里為難,局裡為難,韓博一樣為難,沉默不語,用無言的方式表示愛莫能助。

老盧有些失落,同時也能理解,起身嘆道:“你當這個家也不容易,不為難你了。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遲早要去見馬克思。如果我將來得癌症,如果醫生說沒救,二話不說立馬回來,用不著受了那個罪,用不著花那個冤枉錢。”

“盧書記,對不起。”

“不要說對不起,堅持原則是對的。再說又是去醫院探望,又安排車去接,作為一個之前從來沒打過交道的新同志,你對老李仁至義盡了。”

他走了,沒回糧站,直接去榨油廠斜對過的李順承家,打算在李家等老同事從醫院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