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2部分

“跟總統的名字有什麼關係?”沙總趴椅背上笑問道。

“前總統叫曼德拉,不就是‘慢的啦’;現任總統姆貝基,不就是‘莫著急’!”

李曉蕾話音剛落,眾人頓時鬨笑起來。

呂阿姨的退休生活最豐富,兒子移民美國,女兒嫁在澳洲,在國外的時間比國內多,擠過來好奇地問:“曉蕾,南非人對我們中國了不瞭解,南非人歧不歧視我們中國人?”

這個問題真問對人了,李曉蕾在使館領事部幹過,經常參加使館組織的活動(主要是幫忙),聊起這些如數家珍。

“對絕大多數南非人來說,遙遠的中國總是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對中國的瞭解,僅僅限於知道風味絕佳的中餐、天下無敵的功夫以及中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度。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們以前沒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二是南非過去推行種族隔離制度,加之兩國距離遙遠,形成相互瞭解的隔閡,人民之間自然生疏。”

“而且,南非的報紙基本上由白人報業集團控制,它們在中國沒記者站,對華報道受西方觀點影響,有的報道乾脆直接採用西方通訊社的稿件。這種透過‘西洋鏡’認識中國的做法,報道的內容自然大多是負面的,不是說中國人權記錄不佳,就是編造某個少數民族生活在水深火熱中。”

“由於建立在不瞭解和片面的基礎上,南非新聞媒體對中國經濟發展很少涉及,即使報道也是蜻蜓點水,缺乏深度。對前些年中國出現的**,南非媒體基本上採用的都是西方通訊社的稿件……”

西方國家瞧不起中國,沒想到南非黑人也有點。

老盧很不爽,嘀咕道:“我們申奧成功,馬上要舉辦奧運會,他們不知道中國,難道不知道奧運會嗎?”

“提起奧運會,南非國家電臺記者還真去使館採訪過,他們對中國人吃狗肉表示難以理解,問餘參贊中國馬上舉辦奧運會,中國人是否還會繼續吃狗肉。對於這一突如其來的問題,餘參贊做出三點回答:中西文化差異明顯,中國人與外國人、特別是西方人對狗的看法不同,你們認為狗是寵物,而大多數中國人則不然,他們養狗是為了看家護院;吃狗肉在中國並不普遍,僅限於部分地區的一部分人;就那一部分人而言,他們也不是頓頓吃狗肉。”

不愧為外交官,回答起問題很有條理。

眾人不約而同點頭,認為素未謀面的那位餘參贊說得很有道理。

李曉蕾笑了笑,繼續道:“應該說,南非國家電臺的記者是有一定文化修養的,他們能夠提出這個問題,說明南非人對中國的瞭解實在不多。對中國一知半解,瞭解一點皮毛的南非人大多能說一兩句漢語,諸如‘你好’、‘謝謝’之類。

但是,南非也不乏對中國瞭解全面深入的有識之士,新南非的兩位總統對中國都比較瞭解。曼德拉讀過**的著作,對**的思想、群眾路線和游擊戰術進行過研究。知道工農紅軍的萬里長征,當南非華人藝術團在他官邸旁的中文學校排練節目時,聽到樂曲聲主動找上門來,要藝術團成員為他演唱《長征組歌》。”

曼德拉,偉人,在中國幾乎盡人皆知。

呂阿姨興奮地問:“是嗎?”

“是啊,他對我們中國真瞭解。現任總統姆貝基對中非友好史也頗為了解,在建行約堡分行開業典禮上,他講述過幾個世紀以前馬林迪國王嚮明朝皇帝贈送長頸鹿的故事。”

眾人興高采烈的樣子,李曉蕾話鋒一轉:“前總統瞭解我們中國,我們中國人更知道他,香港有一個歌星甚至為他譜寫過一首歌,但在南非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都尊敬他的。很多窮人抱怨自己住在貧民區,一個像樣的家都沒有,而曼德拉卻花好個億在約堡為自己建豪宅。”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