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85頁

在木飛鳥動力系統中,他設計了一個複雜到極點的驅動系統來實現飛鳥的雙翼上下撲翅的動作,推動空氣,利用反作用原理向前飛行。這個驅動系統的核心自然是虛室生風陣。這個虛室生風陣作為法陣的核心,產生旋轉颶風,推動驅動系統旋轉執行,魯班透過機械把旋轉力轉換成上下振動的力道,實現了拍翅飛翔。

但是木飛鳥雖然成功上天,卻飛不遠,也無法變向,降落的時候也不穩定。魯班要不是練過,試驗之後應該就沒了。這也是他對於這個設計不是很滿意的原因。

雷長夜本來也對這種設計不太感冒,覺得實在過於複雜。不過,當時他對於飛機的空氣動力學也記得不太清楚,所以一直都沒有膽量去研究這木飛鳥的實現方法。現在為了救回他麾下兩員愛將,他必須鼓足勇氣正視困難。

他的腦域經過中五品和小六品兩次躍遷的強化,已經和他在小三品的時候大不一樣。他的記憶力也變得異常強大,可以從腦海深處搜尋昔年逛網際網路看過的資料。

中學和大學他都曾經看過螺旋槳飛機的執行原理。他反覆看著魯班的木飛鳥設計圖,覺得其他的設計都不太可靠,就是這虛室生風小陣推動驅動系統旋轉執行的設計非常實用。

如果把這兩個虛室生風小陣改裝成推動螺旋槳槳葉旋轉的動力,讓汪芒把駝車的材料拆下來,以鐵線柳的材質製造五葉螺旋槳,再製造一對類似單翼螺旋槳飛機的機翼,是不是可以做出一臺簡易的螺旋槳飛機?

雷長夜連忙起筆畫螺旋槳單支槳葉的設計圖,在繪圖過程中,他的腦海里螺旋槳飛機的原理漸漸清晰:單支槳葉為細長而又帶有扭角的翼形葉片,槳葉角相當於飛機機翼的迎角,但槳葉角為槳尖與旋轉平面呈平行逐步向槳根變化的扭角。

這樣的槳葉在旋轉時,產生兩個力,一個是牽拉槳葉向前的空氣動力,一個是由槳葉扭角向後推動空氣產生的反作用力,共同推動飛機前進。

雷長夜立刻又畫出一副飛機機翼三維檢視和剖面圖。機翼表面上凸,造成表面空氣流管縮小,空氣流速加快,與下表面的氣流產生了流速差。根據伯努力方程,流體流速越大,壓強越小。因此,機翼上就有了升力。

本來為了增加升力,一般早期的螺旋槳飛機都是雙翼甚至三翼。不過雷長夜嚴重懷疑安裝了虛室生風小陣的木飛鳥,只需要單翼就好。

在機翼和螺旋槳都想好了設計方案之後,他開始把整個螺旋槳飛機的設計在腦子裡重新過了一遍,開始畫螺旋槳飛機的整體圖。在動力系統和飛行系統都搞定之後,他只需要把副翼和襟翼等操縱系統設計好,並透過機械傳動統一連結在操縱舵上,基本上一個超簡易的螺旋槳飛機就造好了。

現在唯一的問題就剩下如何啟動虛室生風小陣這個問題了。

虛室生風陣的啟動可以使用玉符,或者靠吳道子這樣的高人以至高者法力驅動。虛室生風小陣是魯班木飛鳥上非常獨特的設計。雷長夜還是第一次真正運用這種精巧的虛室生風小陣。

按照記載,它可以產生一股穩定可控的旋力,也不需要像虛室生風陣一樣需要四十八個擺陣人來啟動。魯班的記錄裡他一個人就可以透過法力驅動。

雷長夜認為這樣一種親民的小陣,應該像天樞驅靈陣一樣,靠一枚天雷符就可以啟用驅動。不過,因為虛室生風小陣畢竟是驅動真正的螺旋槳實物運轉,一張天雷符不可能像駝車一樣堅持那麼久。

但是雷長夜也不需要木飛鳥堅持多久,只需要堅持一兩天,飛出約茹地區就好。

他迅速把所有的設計檢查了兩遍,然後以船宮裡秘藏的鐵線柳送入車間圖,令三品車間圖按照他的設計做了一批模型,他裝配起來大概看了一眼,差不多是那麼回事。

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