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部分

奶�齲�蘼凼竊擠ㄈ�攏�故嵌暇�磺芯�美叢吹耐�玻�園職值撓跋煲丫�嚼叢叫 �

爸爸的青少年時代,正處在五四運動爆發後,北伐革命開始前。科學、民主和革命的思潮正衝擊著古老的中國社會。他在接受家庭提供的文化教育的同時,不可避免地受到這些思想的影響。外公那一套光宗耀祖的道理在這些閃爍著理想主義光輝的新思想面前不免黯然失色。這時候,追求新生活的願望在爸爸的心裡雖然不明確,但已經那麼強烈。母親曾是爸爸唯一牽掛的親人,現在母親已經離他遠去,毫無感情的婚姻又使他清楚地看到舊生活給予他的究竟是什麼。他當然只有離開家的唯一道路了。

清晨太陽昇起的時候,20歲的爸爸踏上了離家的不歸路。在一片紅色的丘陵上,他踽踽獨行。太陽光將他活動的身形細細描繪在腳下家鄉的紅土地上。他翻過一道山崗,又一道山崗,眼睛裡映照著朝霞的顏色,心裡懷著對陌生未知世界的渴望。他如此性急地逃離自己的家鄉,幾乎奔跑著去迎接命運,惟恐稍有遲疑,那些新鮮的東西就會消失,他的機會就不會再來,他探索的歡樂就會被剝奪。他懷著異乎尋常的歡樂遠離自己的家鄉,從沒有想到失去家族根基的危險和永遠漂泊的代價。實際上,在以後大半個世紀的日子裡,爸爸始終沒有失去這個永劫不復的,急切熱烈的,多少有點孤獨的家族背叛者的形象。

爸爸的長輩們沒有一個活到解放後。同輩的三個弟弟中,一個早天,一個被國民黨抓了壯丁,不知所終。另一個當了印刷工人,貧病交加,也是未及婚娶,很年輕就死了。三個妹妹中一個最小的丟了,二姑姑跟爸爸出來革命,由於偶然的觸電事故死了,只有一個大姑姑活著。中國近代以來的所有苦難在這個家族身上留下深深的創痛。

故居里陳列著一幅油畫。由於沒有任何家庭照片保留下來,善解人意的畫家將題材處理成家庭照片的樸素格局,奶奶坐著,爸爸在她身邊恭敬而立。畫上的奶奶清癯秀美,氣定神安。第一眼看過去我就全身心接受了這個形象,從此對於自己所有祖先的模樣不願再做其他的猜想。畫上的奶奶正從遙遠的過去向我慈祥微笑,她不僅沒有責怪我這個不肖的晚輩,在如此長久、無謂的漂泊之後,才來拜見她。奶奶的笑容寬厚仁和,這跨越了時間,超脫了所有苦難的笑容在我眼裡慢慢化作一片溫暖安詳的光,照亮了故居陳舊的老屋,驅散了一個世紀以來籠罩在這老屋上的、家族永遠分離的愁雲慘霧。我喜極而泣,熱淚長流,因為我終於在這個爸爸出生長大的地方,在奶奶沉靜的笑容裡與所有凋謝飄零的親人團聚一堂了。

註釋

①張瀾(1872…),字表方,四川南充人。川漢鐵路保路運動的領導者。著名的愛國民主人士、教育家,1941年擔任中國民盟終身主席,解放後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第一次會議,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曾任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務。

32。世紀蒼茫

……手攜手,慢移流浪的腳步,告別伊甸,踏上他們孤寂的道路。

——《失樂園》中最後的句子(470頁)

1991年的冬天十分寒冷。我和媽媽走進北京醫院幹部病房樓。媽媽的臉色十分凝重。因為我們知道朱德爹爹的遺孀、敬愛的康克清媽媽病重,就焦急地趕來探望。

康媽媽生於1912年,是貧苦農民的女兒。她是黨內屈指可數的,戰功累累的婦女軍事幹部。她參加過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一至第五次反圍剿的戰鬥。後來又參加紅軍長征。記得我剛懂事,第一次見到康媽媽,我從爸媽臉上的崇敬表情,就知道康媽媽是一位怎樣值得我們尊重的人。我見康媽媽最多的機會是在北戴河。每次見到她,都會奇怪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