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4章 眉目如夠

一塊陡峭的山瀑,瀉流下來,仿若仙境,尤其是滿山遍野的紅楓,將此地塗染的依舊如海棠般的垂睡,這裡是石首山,它位於京都建康城西的丘陵山崗,山勢橢圓,蜿蜒伸展於西門至靠近外秦淮河東岸,坐東朝西一帶,山高千多米,地勢險要。與有著虎踞之稱的石頭城遙相呼應,一雄渾壯闊;一寧靜深沉,互為映襯,把兩地的那份寥闊之意褪去了舊時的模樣。

沿著崎嶇不平的陡峭山路,離那道盡瀉如寫的山瀑越來越近,踩著泥溼的卵石,溪水的清泠,似有靈性一般,撫慰著腳踝,讓炎炎氣息的幹灼透體而來,依稀中可辨一個單薄骨消的人,在濺起幾霧水汽的瀑簾之下,仰起首來,才將瘦曲清減的臉頰,潤上一絲疲憊的愜意。

他並是楚室曉,自從小東林寺出來,並來到這充裕著虎踞龍蟠之勢的石首山,因漫山遍野的紅楓陶冶,不禁駐足休憩,蓮宗傳人道餘綽曾批言,命中有劫,但偏偏這個劫數又將他帶臨到這裡來,天大地大,此刻的茫茫無期,心存流浪,唯有一點罅隙裡對映而來的幻想,不切實際隨滄桑歷布的臉頰,微涼起一抹沾染在散亂的髮髻雙鬢裡因飽經風霜的疲態而留下水珠的凝亮之色,紅楓映簾,不採扶額時。

溪水東流,那裡沉沉寂寥的橫梗著一座風雨侵襲的石橋,背挾蒼山,疏落幾筆勾勒烘托的線緣,依次形成石橋流水,紅楓映來,飛流而下山瀑的疊伏之狀,山嶺為表,水河為裡,恰恰一衣帶水的溪畔,竟然醒楚著一道仰起首來霜厲如凌霄濃染的悽迷身影。

石橋很古拙,腐化的臺階把淺草沒及的鬱育之樣,慢慢的梳理出來,好像沒有什麼可以比擬的,泥壤盛黃,水色琉璃,就只有徘徊在石橋下被不斷沖刷的濁石尚清冽。

楚室曉舒緩了一下心境發覺他來的不合時宜,因為他的一身風塵僕僕,給山中的無色增添一抹斑斕的色彩,這幾天入佛寺耳濡目染,內心澄淨無邪,開始感觸物外的世界,原來也這麼天籟如常,只是不及細看,他也蹉跎了心性。本來他的世界,就只有“綽兒”、自己與偶爾採掇于山林之間的曠野深邃,無拘無束,淡然自恬,但在此刻卻豁然開朗,變成一處洞天福地,他可以既來之也可以隨遇而安,雖是變化很大,但心中的隱隱作痛還是強烈的激盪著時時刻刻不肯妥協的擔慮。

落下來的水澤,溜過臉頰,把稍稍露出一橫的肋骨,潤溼在很倔強的肩膊偎撫裡,他的頭緩緩的垂下來,腦中不禁回想起初入名動宅時的景象,熟悉又陌生,這段時間的經歷,恍若南柯一夢,浮生若華的不能及時醒來,所以才有如今狀若乞丐的孤峭身影。他好想回到定淮樓的那裡,再一次不曾遇上那個不知是好人還是壞人的裘閻,一切的緣起緣生,都從這裡迷茫的開始,雖是身具佛性,但勉強的拗來,卻也難掩適得其反的牴觸。

他的面頰也很苦很累了,原本是刻意規避道餘綽的音容相貌,這最是能蠱惑人心的滲入,盪滌了煙塵滾滾裡的一絲瓷性,易碎易脆,偏偏口中的一顆獠牙又嗜血的讓他癲狂,想要咬碎一切,又生根發芽一般在心底植入一點慈悲,眾生皆苦,法既證道,自己的四諦法相,隨了心願,但卻抵不過俗世的紛擾羈絆,支撐他的是一個小孩,那怕此刻懷揣佛性,也漸漸被煉獄一般的折磨,垮塌瞭如此模糊不清的界限。所以當他的槽牙變尖長出來,並身作惡畜,按耐不住的嗜血衝動,彷彿有一頭狂獸慾脫體出來,於是小東林寺中的平靜,再次撫慰了心中的狂躁不安。華宗的毗無現以“大般涅盤境”撩撥起那份撕裂的碎痛,道餘綽的蓮瓣皆白,卻恰恰安撫了初具太陰陽“分燹一脈”的反噬,這兩種不同的佛家功法,法量無邊,融合心境的平遂,一旦經遇奇變,並可以稍稍鬆懈下來。

這石首山寧靜沉邃,頓時把心中的那股躁狂之火給熄滅,承受這些折磨,也是那一段無憂無慮的歲月靜好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