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二十七章 公事

運送物資是大事,畢竟朝廷設立承運使衙門就是做這個的。

不多時,賈璉就和都事官商議妥當。

等人手一齊,他和都事官都去前線,本地衙門只留下兩位主簿,準備之後陝東五路糧草入庫的事宜就行。

事情敲定,都事官這才散去,賈璉轉回內宅。

第二日一早,賈璉便親手寫了公函,讓趙天梁趙天棟送去知府衙門,同時,再點了一個平常負責在城裡各處衙門送信來往的吏員跟著去。

以後再有城內的公函來往,便直接打發趙天梁趙天棟去了。

不止是他倆,再有賈璉所帶來的倪二等人,都讓主簿給他們在衙門裡領了個吏員身份。這也是還在榮國府裡時就一直有人唸叨的事,一路上兩位師爺也提了又提。

都是些老成之言,經驗之談。

本朝官員排程轉任頻繁,時間一長,地方上吏員難免就侵權、欺上瞞下,做出‘吏吏相護’的事情來。

新來的長官一個處理不好,不說政令不出衙門,連出署房都難。

所以後來上任官員也都精明瞭,身邊總是養著一大幫子人幫襯,免得成了衙門裡面的睜眼瞎。

前任轉運使就是如此做的,賈璉這也算是依例而行。

下面的主簿很快就幫倪二等人錄了姓名。

其實陝東承運使衙門本就是重建,尚且還沒有發展出什麼盤根錯節的關係,賈璉提起這事,正好補充前任承運使走後空缺的人手。

七月二日,一干籌備都已經穩妥。

賈璉入住陝州城不久,就得再次出行。

要送的物資都已經在城口庫房,除糧草布帛用具若干外,還有從陝州鐵官裡領的甲冑刀槍,陝州匠所裡領的弓弩箭矢,至於其他傷藥、帳篷等物,不計其數。

賈璉從承運使衙門抽調了十名差役出來,再帶上兩個文書小吏、一位記賬的師爺、兩位巡檢以及倪二等一行人。

副手都事官就不比多說了,早有言要帶著。

但只這些人手還遠遠不夠。

賈璉又拿著公函去了趟城裡守備衙門,領五百名兵卒沿途護送。

守備府這邊早就打好了招呼,見賈璉登門,自有人出衙門去帶兵卒過來,都事官也跟著去了。

賈璉則再轉去知府衙門,去領運送物資的四千五百名勞役。

不坐車,只騎馬,到了府衙前下來,賈璉發現今個衙門前好生熱鬧。

幾位面色黝黑的牧民先他一步,跑到衙門門口懸掛的打鼓前奮力敲響,霎時間,急促的鼓聲傳出老遠。

擊鼓鳴冤!

見賈璉身穿官袍過來,一個老牧民畏懼的避了避,只其他人——許是他兒子,仍舊是敲個不停。

衙門內的差役聞聲趕來,嘴裡低聲罵了一句,然後一手拿著棍子,將敲鼓的幾人領了進去。

賈璉本來就要進衙門,此時見狀,走進後不免好奇的往衙門大堂那邊張望。

因為擊鼓的緣故,裡頭的金知府也匆匆來了,正叫人升堂,但記錄的師爺還沒到,再忙叫人去催。

賈璉在旁邊站了站,好歹沒忘了正事,碰見府衙裡一文書過來,便叫他領路進去。

一干勞役早就籌備好,只今天在城外靶場邊領就行了。

賈璉在府衙佐官處寫了文書,蓋了自家官印,便能使喚那四千五百勞役。

只叫再派個人引他過去接收。

知府裡佐官自無不可。

待賈璉辦完事情從裡面署房走出時,已經見前門大堂外圍著了許多看客。

衙門大堂本就是半開放,聽得知府衙門前鼓聲,四處街坊有的是來看熱鬧的人。

此時先前擊鼓的人正在大堂裡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