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9章 水淹七軍

李明沉吟了許久,目光深邃而堅定,彷彿在腦海中演繹著一場無聲的戰役。他最終搖了搖頭,這個決定帶著一種無法撼動的決絕:“我選擇留在城邦之中,靜待關將軍的到來!”他的聲音雖輕,卻充滿了力量,每一個字都像是釘在了每個人的心頭。

他從口袋裡掏出一臺對講機,慎重其事地遞給對方,眼神中閃爍著信任和期待:“這個對講機,你收好。如果有任何狀況,有任何需要幫助的事情,儘管對著它說話。無論我在何處,只要能接收到訊號,都會第一時間為關將軍提供援助。”這份承諾,既是對他人的交代,也是對自己的期許,他願意成為關將軍堅實的後盾,哪怕相隔千里,那份守護的決心依舊不變。

關羽,那位威震華夏的蜀漢五虎上將,此刻竟不由自主地怔住了。他那雙銳利如鷹般的眼眸凝視著眼前之人,心中湧起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那人的眼神中,流露出的不僅僅是對他的敬畏,更是一種對英雄深深的敬仰和欣賞。那是一種出自心底的欽佩,如同山川對雄峰的仰望,江河對大海的崇敬,熱烈而真摯。

他的劍眉微蹙,彷彿在試圖理解這份情感的深沉。在戰場上,他見過無數的敵人,感受過各種各樣的恐懼與敵意,但這種對他個人魅力的認可,對他英勇事蹟的讚歎,卻是他少有經歷的。他能感受到,眼前之人看向他時,眼中閃爍的光芒,那是一種對英雄的熱切期盼,是對正義與勇氣的熱烈頌揚。

關羽的胸中翻騰起一股暖流,那是被人理解和尊重的感動。他那鐵石般的心腸在此刻也微微柔軟,他意識到,自己的所作所為,不僅贏得了戰場上的勝利,更贏得了人心。這是一種無形的勝利,比任何一場戰役都更為深遠,更為動人。

他站在那裡,沉默無言,任由這份情感在心中激盪。

李明對關羽的敬仰之情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自打他在電視熒幕上領略了那部經典的《三國演義》劇集,關羽的形象便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尤其是當劇情推進到“敗走麥城”的那一幕,李明彷彿能透過螢幕觸碰到那份歷史的沉重與悲壯。那一刻,他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個英勇的武將,更是一位堅守道義、無畏生死的豪傑。關羽的隕落,如同英雄的輓歌,讓人感嘆命運的無情,同時也被他的堅韌與執著所震撼。那種末路英雄的淒涼,讓李明深感人生的無常,也對關羽的忠誠和英勇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崇敬。每次回想起那一段,他都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時空的震撼,那是對英雄主義最真實的詮釋,也是他對關羽無法言喻的敬意。

誠然,他的內心深處並不期望這樣的場景上演。在他心中,關羽,這位英勇無比的人物,應當享有更為尊嚴的結局。他幻想關羽應該如同一位受人敬仰的老教父,安詳地生活在自己的繁花似錦的莊園中。那是一個充滿陽光的寧靜午後,家人圍聚在他的身邊,溫暖而和諧,他的生命在愛與尊重中平靜地消逝,而不是在殘酷的戰場上,身體支離破碎,無法完整,讓人痛心疾首。這樣的對比,更顯出他對英雄深深的惋惜和對命運無情的無奈。

李明,一個對歷史有著深厚興趣的年輕人,儘管他並非關羽的狂熱崇拜者,但當他了解到關羽那悲壯而英勇的結局時,內心深處的正義感被強烈地激發了。他無法忍受一位如此英勇無畏的將領,因為歷史的波瀾壯闊而遭受不公的待遇,更無法接受那種非戰之罪導致的悲劇性死亡。這種憤怒並非出於粉絲的盲目情感,而是源於對公正和平等的深深執著。

因此,李明決定以自己的方式來幫助關羽,希望透過他的理解和研究,讓更多人瞭解並記住這位歷史上的英雄。他要用文字、影象甚至數字化的手段,重現關羽的生平,讓關羽的故事在現代世界中繼續流傳,讓人們理解他的壯志豪情和忠誠勇毅。

而關羽,面對李明的熱情與決心,只是微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