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部分

齊國、一會兒忽悠挑撥燕國,讓這些國家之間發動了近十次大的戰爭,最後後又遊說六國抗秦,成了六國丞相,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一怒而天下懼,安居而天下熄”果不虛言,以至於後來的劍譜中也有“蘇秦背劍”,我想並非模仿蘇秦當年攜劍的方式,大概有“絕殺”的意思。

更有意思的是,當年“頭懸梁錐刺股”的奮起讀周書的目的,居然是唯恐天下不亂,讓人想不通。不過,忽悠的力量,的確不可小覷。

我們的歷史書總是記述得很乾癟的,其實我很想知道蘇秦當年是怎樣忽悠這些國君的,是不是也時常來個“走兩步”之類的細節,這些國君是不是也患上某種“疾病”?諸葛亮三寸不爛之舌才換來兩國聯合,而蘇秦卻把這麼多個國家的國君玩弄與股掌之間,讓齊國打宋國就打宋國,讓燕國打趙國就打趙國,讓N國聯軍打齊國就打齊國,而且這些被忽悠的國家打來打去,都把蘇秦當成恩人一樣尊崇。

仔細想來,蘇秦之所以能說動這些國家,關鍵在於蘇秦看到了問題的關鍵,而且知道用什麼樣的方法進行制衡。國君嘛,只要符合本國利益,至於這個策略是誰獻的無關緊要了。發展到後來成了“所在國重 所去國輕”的程度,這些國君自己都有些害怕蘇秦了,怕他去遊說幾個國家來攻打自己,於是乾脆當成座上賓供起來,就像燕國,明知上了蘇秦的當但還是要請蘇秦當丞相。

然而讀蘇秦,讓我感慨的並不是蘇秦後來的成功,而是之前的另外幾個故事。

一個是蘇秦對書的鐘愛。蘇秦學成縱橫術出山首次遊說秦國失敗後,身無分文,忍飢挨餓吃不飽穿不暖力氣乏的情況下,還把書當成命根子一樣地保護, 從西安到洛陽,更是把書背了回去。

一個是蘇秦能知自己。在“妻不下,嫂不炊,父母不與言”的情況下,蘇秦還分析了自己首次失敗的原因,然後奮起讀書,才有了“頭懸梁錐刺股”的故事。

一個是蘇秦的真實。蘇秦成功後回家,有些小人得志的樣子問跪在地下的嫂子說:為什在我落魄的時候你不給我飯吃看不起過而現在這樣卑躬屈膝?他嫂子回答也乾脆:是因為你現在有錢了。蘇秦由此感嘆,人都是趨炎附勢的,沒有錢,父母都不認你,有了錢有和權勢,誰都想來巴結。因此,“人生世上,勢位富貴,蓋可忽乎哉!”

一個是蘇秦的感恩。也可以說成是感恩,也可以說成是小人得志之後的招搖。就是蘇秦衣錦還鄉之後在家鄉建豪宅、散千金,讓自己的親戚朋友和幫組過他的人與他共享榮華富貴,可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了。

你能從上面的的故事中得到什麼呢?是不是和我們現在的“金錢社會”有異曲同工之處?書包 網 。 想看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