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部分

白袍大漢笑道:“宋公明亦是一代梟雄,豈甘雌伏?他之受招安,不過韜光養晦而已。本座既將舉義,大好機會,他不會把握?”

老道冷笑道:“待會看看宋江使者帶來什麼訊息,看老道可是妄言?”

這裡是浙江睦州青溪縣的幫源峒桐樹塢,一個名叫碣村的小山村。峒即峽谷之意,塢則指堡壘。此處有六都、七都、八都三座大山重疊環繞,碣村位於險峻的七都山口處,地勢十分隱秘險要。這座莊園,即是江湖上與梁山泊齊名的武林聖地“方氏漆園。”

漆園的主人,就是方臘。他是當地的一個大漆園主,管理很多的漆園戶。有宋一代,油漆行業發達。尤其是睦州青溪一帶的農民,“所賴為命者,漆、楮、竹、木耳”,漆樹指油桐,經濟價值居四木之首。有許多家庭放棄了農田耕作,專門種植漆樹,“採取漆蠟以為養生之具”。方臘所居是桐樹塢,故名思義:桐樹極多。桐油是造漆的上好原料。整個桐樹塢,都是方氏產業。方臘之富可見一斑。

漆園主只是方臘公開的身份,他的另一個身份,是明教教主。明教又名摩尼教或牟尼教,因行事詭秘,代代秘傳,“牟”、“魔”同音,又稱作魔教。這是一個源自古代波斯拜火教的宗教。

唐高宗、武后時期,明教傳入中國,五代和宋時便與本土道教、佛教合流,教義上吸收了道教“五斗米”教和佛教“白蓮宗”的信仰,崇拜日月,敬仰光明之神和彌勒佛。因其教義具有顛覆性質,為歷代王朝所禁,只能以秘密方式傳教。方臘是該教第十三代教主。

方臘傳教多年,本地數萬漆園戶子弟,皆入明教,因而遠近聞名,是江南武林第一大派。也正是因為影響太大,日益引起官府注意,有十幾處秘密分舵己連續被官府剿滅。隨著風聲越來越緊,方臘感覺到危險迫在眉睫。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挺而走險,冒死一擊。但明教雖為江湖第一大幫會,實力比起朝廷,相差仍不可以道里計。

所以方臘北連梁山,西結王慶,再交田虎,相約共同舉事,平分天下。王慶、田虎一諾無詞,唯獨宋江態度噯眛,令方臘坐立不安。天下四寇,宋江實力最強,梁山又地當要衝,對京師的威脅最大。梁山一旦舉事,必令朝廷顧此失彼,至少可以牽制大半官軍,從而減輕明教的壓力。

雖知宋江己受了招安,但方臘是何等人,猜想宋江以十萬之眾歸順,僅受封為區區七品都巡檢使,怎肯甘心?因此一再派出能言會道的使者,獻上重寶,陳說利害,誘之以利。這一次,更是派出了自己的兒子方天定親赴梁山,以示誠意。方天定是明教少主,內定的“太子,”在江湖上亦有大名頭。以他的身份,想來總可以和宋江談出一個結果來。

方天定果然不失父望,出去半個多月,於今早飛鴿傳書,道是梁山己派出使者,向晚即到。諸事見面再談云云。方臘大喜,立召明教各大首腦,會於總壇,等著接待梁山使者。

此刻廳中諸人,皆是明教首腦人物,那老道名叫包道乙,道號“靈應子,”為明教總護法長老,他也是梁山公孫勝一流人物,擅長奇門法術,本身劍術也非常高明,堪稱明教第一高手,極為方臘敬重。

明教是三教合流,包道乙在明教中代表著龐大的“五斗米教”勢力。也只有他才敢對方臘放肆。他對梁山本無成見,但後來風聞得意弟子晏鐵彪被梁山人殺死,心中便對梁山隱隱生出仇意。極不贊成雙方合作。

“道君皇帝昏庸無道,花石綱糜爛江南,兩浙之民懷恨己久,早有反意,只恨無人領頭耳。以我明教龐大勢力,振臂一呼,天下莫不響應。至不濟,也可獨霸江南,自成一國。與趙宋朝廷分庭抗禮。”包道乙又緩緩地道,“實不需要與宋江之輩分羹。”

“南無阿彌陀佛!”那猿皮椅上的胖大和尚高喧一聲佛號,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