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部分

P…51編隊集結完畢後就開始努力爬升,全隊拉到了6000米以上,空氣在被抽入機頭,冷卻機頭髮動機後再加以利用,輸入機艙的暖氣讓P…51的飛行員很是愜意,戰鬥機後面的B…26卻叫罵不疊,你丫飛這麼高,是要凍死我等沒暖氣的轟炸機飛行員嗎。不過為了安全,B…26還是乖乖的拉了起來。誰都不會和自己的命過不去,之前每天一架的失蹤,已經讓B…26的飛行員有些心驚膽戰了。

“那是什麼?”王鏡緣自言自語的嘀咕了一句,剛說出口他就意識到不對,壞了!是戰鬥機!遠處的銀灰色亮點似乎也發現了P…51編隊,高速的爬升著。

“敵機!是敵機!全體準備迎戰!”隊長王鏡緣高聲的在無線電裡喊著。P…51編隊中發生了一陣騷動。

敵機?自從日本人投降後,國民黨空軍基本就沒有這個概念了,中共現在有了戰鬥機了?懷著對於未知的恐懼,“野馬”們紛紛從巡航速度中拉起來,爭相爬高著,準備迎接這場意外的空戰。

王靜緣這輩子見過很多飛機,但是從沒見過爬的這麼快的飛機。殲五實在是馬力強大的輕巧機型啊,每分鐘4500米的爬升速度實在是逆了天了,在每分鐘僅有600米的爬升速度的P…51野馬機眾飛行員眼裡,簡直就是怪物,禽獸啊!

50年代戰鬥機空戰理論的指導思想是幾何空戰理論,但是到了今天,能量機動理論成為了主要的空戰指導思想,對空戰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幾何空戰理論用大白話來說,那就是追求最佳攻擊角度,大家都想繞到對手六點鐘方位。為了這個目的,戰機就拼命地追求高空高速,誰站的高,誰就能居高臨下發起攻擊,誰速度快,誰就優先佔據最佳進攻位置。高空俯衝能夠使動能和勢能結合,就能讓高速度變得更高,就更能壓制對手。所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就是這麼一回事。

而能量機動理論是個60年代總結性的空戰理論歸納,這一理論放棄了片面追求高空高速,因為所謂高空高速是為了獲得空戰優勢而存在的,如果一味的僅僅為快而快、為高而高,那就脫離了本來的目的,不再是為了奪取空戰優勢,而是為了爭奪資料優勢了。

題外話不多說,總之能量機動理論強調飛行員對戰鬥環境的瞭解和戰鬥機迅速改變飛行狀態的能力,才是空戰格鬥取勝的要素,而多少人津津樂道的速度、高度、轉彎半徑等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素。熟悉和掌握勢能與動能、動能與速度,速度與高度、高度與勢能的互相轉換,儘量在轉換時更少的損失戰鬥機的能量,也就是說更少的損失速度與高度,或者說勢能,這是空戰中存活到最後的關鍵。

但這能量機動理論其實是雙方實力相差不多時的戰鬥理論,如果是大人揍小孩,那就無所謂招數了,哪怕孩子會打一通少林羅漢拳,大人橫豎也就是劈頭蓋臉一通王八拳就能解決問題。

雙方戰鬥機遠遠看見對手後就開始爭著拉高起來,怎奈何P…51拼了老命還是拉不過對面那幫禽獸,眨眼間對手已經高高在上了。

王鏡緣飛快的數了一下:“12架,我們有數量優勢。”

接下來他做了決定,他開啟電臺:“各機注意,繼續爬升,準備戰鬥。”

空一團王海一邊在最高處繼續帶隊拉昇飛機,一邊對頭盔裡的對講機做出指揮:

“全體注意,敵人全部是戰鬥機,解除多高度編隊,全體拉高,進入高空,準備空戰。二中隊進入我左側空域,三中隊進入我右側空域”

一大隊全體十二架殲五呼啦一下散開陣型,噴氣式發動機轟鳴咆哮著,狂暴的推動戰機瘋狂的拉高,銀色戰鷹一對對結伴散開,呼嘯的向著高空衝去。

第七十二回 殲五的一餐

王靜緣已經開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