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部分

於是後來還出現了人口回流,很多人厭惡資本主義,喜歡東德,喜歡社會主義,又回到了東德,再也不願意離開。

既然過去也好不了多少,那麼其實只要再等等,等到蘇聯想明白了,1957年就會開始大力建設東德作為兩大陣營宣傳戰視窗,和西方大力建設的西德對著幹,拼爹的時候一到,六十年代東德生活水平就會立刻飛快提升,加上東德主席烏布里希同志雖然對農村問題狗屁不通,但是搞工業和科技是把好手,到了60年代中期東德的廣大勞動人民平均生活水平已經是全面超越西德了,連社會最底層勞動者都輕鬆地有車有房,這房子還不是西德人那樣多數是租來的,而是政府發的!農產品價格便宜而又量多富足,政府對於普通工人連每年的旅遊和療養都有補貼!東德建立了非常多的國家度假賓館,此外各大企業也紛紛修建自己的度假賓館,目的很明確,就是要讓東德老百姓都能出去度假,但是不能去西方國家度假。度假勝地的賓館是免費的,連賓館裡餐廳的食物都是免費的,食物是自助餐,有各式海鮮和各種水果供應,食物供應充足又豐盛,完全不用爭搶!這裡當然有兔子的功勞,兔子當年可是很熱衷用農產品換東德的機器裝置工業品的。

東德的度假指標優先考慮產業工人,計劃經濟下工人的度假指標居然會多出來用不掉,又沒人敢貪汙,曾經有廠長辦公室的文書職員居然謊稱吊車工,以從工會搞到一個本來是工人那裡多出來的指標,當然也有官員腐敗,從發下來的度假旅遊指標裡貪汙幾個,一年多去個幾次或者便宜他家親戚,但是腐敗和生產資料國有化所帶來的巨大收益比較起來是九牛一毛。東德老百姓除了每年的國家補貼度假,平時一到節假日,也經常自己家開車去海邊或者森林遠足,社會主義優越性當時在東德發揮的淋漓盡致,把西德的普通百姓看得瞠目結舌,那個饞啊。

“努力的工作,盡情的享受”是此時東德非常流行的標語口號。

東德人在自己國家玩的好好的還不滿足,還去其他社會主義國家旅遊度假,哪怕海灘又髒賓館又破也樂的很,畢竟出國了。東德新書記昂納克認為,讓人民享受奢侈,這是黨的最好姿態。不得不說,超前的社會優越福利享受也是東德垮掉的一個原因。

在蘇聯扶持下,東德恢復速度之快令人咂舌,一直到70年代都是東德發展的黃金年代,1970年他們進入了全球十大發達工業國之一!這種高福利情況一直領先了西德20年直到八十年代——此刻西方完成了電子與資訊工業革命的技術準備,生產力將要開始加速上升。

70年代東德還幹了一件很二的事,甚至可以說是她幹過的最二的事,怎麼了呢?原來啊,善於搞工業和科技的烏布里希同志下臺了,東德的新領導昂納克同志急欲表現一把,他覺得,東德這生活水平多好啊,這都進入共產主義了,怎麼還有私營企業呢?再加上私營企業的工人們也很不滿意自己待遇比國企差這麼多,工人們於是紛紛要求國有化,老子也要當光榮的國企工人!於是東德響應群眾號召,把一批很有競爭力的私營企業收歸國有,這下亂了套了,私營工商業是東德的經濟支柱之一,凳子少了一條腿還怎麼站穩呢?私營經濟本來就是一個大緩衝器,國營搞不活的夕陽產業和沒啥科技含量的企業可以扔進私營裡,用私營經濟苛刻的經濟化管理把產業油水榨出來!提高競爭力,同時把高福利打下去,反正能夠讓這些企業的員工不至於失業,而國家把精力投入產業升級和新的朝陽產業。這下可好,你東德自己把自己的緩衝器拆了。

另外啊,這些大大小小密密麻麻的私營工商業你管得過來嗎?你得派多少幹部下去啊,更別說這些小企業不是靠幹部的專業化和科技化能管好的,這些小企業最需要的是壓低成本和不斷花樣翻新,和科學技術或者高階管理水平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