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5部分

在看到這麼多的品種運抵後,蘇聯科學院派來驗收的電子學專家拉米諾夫非常驚訝,他開口便問從大使館趕來車站交接押運的中國大使王家祥道:“大使先生,這些產品似乎有很多不在我們事先定下的產品目錄中。”

王家祥大使道:“我們新近搞到了一批西方對社會主義陣營禁運的電子管產品,我們透過秘密渠道搞到這些產品之後,第一時間就想起了我們偉大的盟友、社會主義老大哥蘇聯。中央毅然決定,先將這批產品按照成本價提供給蘇聯使用。”

拉米諾夫驚訝的拿起一個個電壓放大管、閘流管、引燃管、整流管、振盪管、檢波管、穩壓管對著技術指標說明書看了起來,他越看越驚訝,越看越興奮,顫抖著幾乎要跳了起來,毫不掩飾的道:“太好了!太好了!這裡有幾種我們蘇聯目前都無法生產的電子管!這穩壓管……天哪……從3伏到……75伏!該死,這不可能!我要通知阿列克謝耶維奇同志!”

王稼祥大使詫異道:“這位阿列克謝耶維奇同志是幹嗎的?”

拉米諾夫真誠的道:“大使先生,這是我國的一位專家,其餘的我不能多說了。”

可能是覺得自己有可能冒犯了熱情善良的中國同志,拉米諾夫善意的用手比畫了一下他見過的中國人打算盤的動作。

王稼祥大使心中猜測道:“會計?叫會計來和我還價嗎?好吧,我倒要看看你們能怎麼就地還錢,反正我要一口咬定中央給的價目表。”

王稼祥大使點點頭,先試探的道:“拉米諾夫同志,你看看這個價目表,這可是我們辛苦走私,突破西方封鎖搞到的戰略物資,這價格完全是成本價。”

誰知道拉米諾夫粗粗看了一眼後便道:“沒問題!我會全力建議科學院把所有這十萬只電子管全包下來!”

拉米諾夫提到的這個阿列克謝耶維奇是誰呢?

此人全名叫做謝爾蓋。阿列克謝耶維奇。列別捷夫,是蘇維埃烏克蘭科學院基輔電子技術研究所所長,該所名義上掛在烏克蘭科學院下屬,實際上是蘇聯海軍全力資助的海軍計算科學研究所,專門為海軍研製火控計算機。他們研製的全蘇聯第一款電子管計算機“MESM”已經於1950年初面世,每秒5000次的運算能力,在當時已經趕上了美國的大型機“ENIAC”。

蘇聯的“MESM”使用了6000個電子管,比起美國人1946年搞出的“ENIAC”18000多個電子管要少多了,運算能力卻是一樣的每秒5000次,可是毛病卻也是一樣的,基本上每隔8分鐘就要燒壞一個電子管。蘇聯的“MESM”每小時耗電在當時很先進,只是25千瓦,而美國的“ENIAC”卻高達175千瓦,是屬於那種一開機,整個費城西區的電燈都要暗下來的怪獸。

儘管在今天看起來,當年的巨型機都是奇葩的玩意,可在那個年代,這可是國家實力的象徵!1950年的巨型計算機光是體積都要堆滿兩層樓,耗電和燒管子是理所當然的損耗,基本只有兩大陣營頭目玩得起,是純屬燒錢的專利。一群穿著白大褂的工程師伺候著這樣的怪獸,不停的更換燒掉的電子管。

言歸正傳,王大使一聽拉米諾夫說要全部包下來,便放下心來,也不愁蘇聯老大哥會賴賬不給錢,完成交接後便離開火車站,直接回了大使館。

阿列克謝耶維奇。列別捷夫同志因為從事的是最機密的國家最尖端的科技研究,一般對外只稱中間名阿列克謝耶維奇。當列別捷夫一聽說中國同志秘密搞來了從英國走私的電子管,當即充滿了好奇。

對於蘇聯科學家來說,各種構造和類別的電子管屬於禁運的戰略物資,從二戰後的冷戰一開始就被西方斷了來路,再也搞不到了,對於西方的電子科學進展只能從科學雜誌上揣測,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