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7部分

這樣,確保了每個省都有自己的拳頭行業,每個省專注於自己省獲得分配的集團公司,大力扶持,參與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市場競爭。

有競爭力才有提高,這是為什麼每個行業都要有兩家或以上的集團的原因。今後各個省在主業範圍內能力有富裕之後,有意向進軍其他產業,可以和其他省合資,申請在其他行業成立集團公司,但是註冊資本一定不能低,一定要上規模,有效益。

陳老總驚訝的道:“那就是說,假如成立兩個機床工業集團,一個是瀋陽管,一個是武漢管,那他們在浦海的廠,浦海市的輕工局不能管嗎?”

小強道:“今後要進行機構改革,像輕工業局這樣的人浮於事的單位,直接併入工信部的職能,所以,各個企業原則上,只服從本集團管理。”

陳老總繼續問道:“那以後地方政府管得企業就很少了,如果本市或者本省分到的下屬集團總公司只有三個,那就是說,以後只要把精力集中起來,重點扶持這三個就行了?”

小強點點頭。

陳老總醒悟道:“嗯,這倒是省心了。比起管不好,導致破產,這樣倒是能精於某個產業,幹大幹強,幹出科技含量。”

主席在一旁幽默的道:“陳老總可是聰明,一點就通。”

陳老總樸實的笑道:“不過這樣一來,各個集團公司的歸屬,可就成了肉骨頭,各個省還不得爭個頭破血流?”

主席解釋道:“分配原則上第一要公平,要確保每個省都有自己的拳頭產業,第二要考慮地方的當前實際情況,儘量不搞平地起高樓的事情。”

第四百一十一回 政企分開好處多

小強補充道:“集團化的好處是,雖然也會有一定的走關係走後門進去工作的,但是比起打散成一個個廠子,交給地方政府管理的情況來說,胡亂塞人的情況要好不知道多少倍。

以我在後世看到的情況舉例來說,地方上一個鍋爐廠,在九十年代改制成私人企業後,原來的3600多員工,只保留了400多人,產量卻沒有減多少,可見地方辦企業的冗員之巨!

每年這些地方企業,都要面對來自各方面的各種塞人的要求,各級領導的七大姑八大姨、職工家屬和子女、退伍軍人安置等等,企業效益越好,上面要求塞人進來的條子和各級關係戶說情送禮的吃喝宴請就越多。搞到最後,一個本來三四百人的既沒啥科技含量也沒啥品牌知名度的廠子,居然有廠醫務所、託兒所、幼兒園、理髮室、圖書館、招待所、工人文化娛樂中心等等,這些各種各樣的對於廠子的產品競爭力毫無提高的機構和冗員充斥其間,最可怕的是,這些人一年一年不斷退休之後,廠裡實際產生效益的一線的300多員工,不但要要養活三千多名冗員,還要另外供養多達三四千人的退休人員,這些退休人員的退休工資和醫藥費報銷,每個月都壓的廠子喘不過氣來。

最後廠子完蛋了,工人全部下崗失業,好端端一個國有企業破產了,落到私人手裡。擺脫了包袱之後,私企剝離一切不產生效益的崗位,只留用三四百名一線的熟練技術員工,最後依靠企業的老底子、老品牌,老銷售渠道、老裝置、甚至遷廠賣地皮搞房地產,總之是賺的盆滿缽滿!”

主席眉頭緊鎖,愁道:“既然我們現在知道了,那這種情況今後絕對不能出現!你說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這些社會保障費用,必須建立起來,每個企業必須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

集團化管理後,廠子雖然在當地,可是因為政企分開,當地政府插不進去手,這樣的情況可以大量杜絕,不能說沒有,但是??但是就像小強說的,要好的多得多。”

小強繼續道:“還有最惡劣的情況,地方政府裡某些官員,和下屬所管理企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