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蛋白質的攝入要充足。糖尿病患者一方面出現多飲多食,一方面出現倦怠、乏力、氣虛的徵象,虛證比較明顯,所以,對營養性較強的蛋白質類食物,糖尿病患者應有充足的攝入。在膳食中應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

注重飲食比例

在注意控制澱粉、脂肪、蛋白質的攝取量的同時;還應保證足夠的蔬菜,提高膳食纖維的攝入量,並限制鈉鹽的攝入。一般而言,一餐飲食應以米麵、蛋白佔2/5,蔬菜佔2/5,湯水佔1/5的比例較為合適。如仍有飢餓感,可適量增加蔬菜或湯類的攝入。

選擇適宜的食物種類

儘量不吃助熱生火、香燥傷陰的食品,如油炸類、糖制類、蜜制類食物;羊肉、狗肉、驢肉、鹿肉、帶魚等肉食;花生、瓜子、腰果、松子、核桃等零食;韭菜、香菇、芹菜、茴香等蔬菜。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阻斷”高血壓

高血壓在中醫理論中屬於肝陽上亢所致,肝腎陰虛是本,肝火上炎、風陽上擾、痰阻清竅、淤血阻絡是標,屬本虛標實證。《素問·通評虛實論》曰:“凡治消癉僕擊,偏枯痿厥,氣滿發逆,肥貴人,則高粱之疾也。”這裡所列病症均與飲食有密切的關係。

目前對高血壓的定義是:18歲以上成年人在未服抗高血壓藥情況下,收縮壓≥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張壓≥90毫米汞柱時即為高血壓。有高血壓史者,在應用抗高血壓藥期間,即使血壓在規定的正常值內,仍應診斷為高血壓。臨床上多數病人早期無明顯症狀,或僅表現為頭痛、頭暈、耳鳴、焦慮等。

從臨床來看,高血壓雖然更容易受到精神因素的影響,比如情緒激動、緊張、焦慮等,但飲食因素實與高血壓病的發生密切相關。飲食控制對控制血壓、血脂、體重;降低危險因素和減少高血壓併發症的發生發展等有重要意義。

* 誘發高血壓的飲食因素

飲食肥甘

所有導致血脂增高的因素,如動物油脂、動物內臟、蟹黃、雞蛋黃等攝入過多,或飲食過飽(在血脂升高的同時,易於出現動脈硬化),均是導致血壓升高的常見因素。

飲食過鹹

過鹹傷腎,腎陰虛進一步導致肝陰虛,陰虛不能制陽是形成肝陽上亢的根本原因。目前研究已證實:食鹽攝入過多的人群,高血壓患病率比低鹽飲食人群明顯增高。位於北極圈的愛斯基摩人、南美洲的印第安人,幾乎不存在高血壓病人。飲食習慣調查顯示,這些地方的居民幾乎不吃鹽。而日本北海道農民,高血壓患者竟高達40%,他們的飲食是習慣於食用大量的醃製食品,比如鹹魚、鹹肉等,食鹽攝入量高達每日26克。從我國來看,高血壓病存在北方地區發病高,南方地區發病低的特點,這也是由於北方人口重,飲食偏鹹,而南方口味清淡的飲食習慣所致。據調查,我國北方人均每日食鹽量為l5~20克,高血壓患病率約達14%;而南方人均每日食鹽量為l2~13克,患病率僅為5%~7%。由此可見,食鹽攝入量與高血壓的發生確有密切關係。

過食辛熱

酒為辛熱之品,過量飲用後易於誘發肝陽上亢,一個有高血壓史的患者,在血壓基本穩定的情況下,最容易在飲酒後出現血壓的波動。從實際情況來看,空腹飲酒對高血壓的誘發又最明顯。

此外,牛羊肉、巧克力、咖啡、油炸食品等也屬辛熱之品,過食也會導致內熱加重,易於造成患者性情急躁,動輒易怒,從而導致血壓升高。

* 高血壓患者的飲食調養

針對上述易導致血壓升高的因素,要想避免或改善高血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儘量做到:減少食鹽攝入,以清淡為主;避免過飽,養成八分飽的飲食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