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部分

企業神話。扎克伯克成功的偶然之處,正在於他恰巧在合適的時機進入了這個市場。

不過,更進一步深思,扎克伯格的成功又是一種必然。人們對扎克伯格的讚美,總是集中在他的年少聰穎、技術天才和果敢善斷。而在我看來,作為企業家,扎克伯格最偉大的特質在於“識勢”和“順勢”。在facebook的招股說明書中,他直白地表明瞭對中國市場的關注,此為識“地勢”;他為潛在投資者描述了一個充滿無盡可能的網際網路社交市場,此為識“業勢”;更重要的是,他始終強調,facebook從一開始就不是為了成就一個商業奇蹟而設立,它的存在只是為了讓世界更加開放,用個性化的服務幫助人們更好地展現自己,更好地獲取資訊並作出抉擇,此為識“人勢”。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順勢而為的企業家才能,註定了扎克伯格的成功。

科斯和扎克伯格的碰撞,是理論和現實的碰撞,碰撞的火花閃耀著人性的光輝:企業的本質是價格機制的替代物,企業的邊界取決於其是否能夠更好、更持久地替代市場,只有尊重、發現並服務於人類需求向自由、尊重和本我等更高層次的演化,企業才能在一個更廣闊的空間裡茁壯成長。

從碰撞火花看中國,中國為什麼沒有誕生有如facebook的偉大企業和有如扎克伯克的偉大企業家?在我看來,根本原因在於中國的企業家未能真正做到“識勢”和“順勢”,中國企業往往沉迷於“地勢”帶來的市場機遇,特別是非自然壟斷帶來的市場機遇,但很少去思考、識別和順應“人勢”。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對資本、權力的飢渴與崇拜,沖淡了企業家對人類需求演化的探求和尊重,進而讓小富即安的他們,與能夠成就不世輝煌的巨大市場和寶貴機遇一次次擦肩而過。

相關電影:《社交網路》(TheSocialNetwork)

程實微評:Exclusiveiscool,Facebook的成功是必然的,扎克伯格的成功是偶然的。《社交網路》本質上是一個IT精英男贏了世界、輸了朋友和愛情的故事。這個故事充滿了時代的氣息和青春的體味,所以也可以說是美國版的《致青春》或是《中國合夥人》,只不過扎克伯格取得的成就更大。扎克伯格能夠取得成功,並不是因為他足夠獨一無二,以至於在任何公開場合都只穿黑色帽衫,而是因為他在合適的時間,和合適的人,用合適的方式,進入了一個合適的行業,並恰巧做了一系列合適的選擇。所以,扎克伯格的美國故事,早就被中國傳統智慧解釋得很充分了:女怕嫁錯郎,男要入對行!

第8頁 :

相關電影:《海盜電臺》(TheBoatThatRocked)

程實微評:不可抗拒的人性、感人肺腑的堅持,Let�srockandroll!首先,《海盜電臺》是一部關於音樂的電影;其次,它還是一部關於搖滾的電影;此外,它還是一部關於20世紀六七十年代英倫搖滾的電影。具備這三個特徵,我很難不愛之入骨。因為在我看來,50年前恰是搖滾最純粹、最激奮、最叛逆、最深邃、最性感的黃金年代,而《海盜電臺》正是搖滾精神的一種體現:叛逆但不放棄,堅持但要享受,思考並有行動。

均衡的幻化

《萬能鑰匙》的經濟啟示:篤信“均衡”,就可能已經中了經濟學家99%的巫術。

話說某日弗裡德曼教授正在講臺上口若懸河地大談經濟學理論,望著臺下芸芸眾生目瞪口呆、心馳神往、意醉情迷的痴狀,老先生怡然自得,“孺子可教”的旁白心聲悠然而起。環視之下,弗裡德曼突然瞥見一蓬頭小生於後座埋頭大睡,被其他弟子愛不釋手的平生傑作《美國貨幣史》竟然變成了此君頭枕。震怒之下,老先生以粉筆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