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如果我們今天有1個人、5個人犯錯,就能讓300個人、500個人全都看到這個錯誤,使大家能夠不再犯相同的錯誤,那麼就用最低的成本學到了最寶貴的經驗。所以,彼此交換失敗的經驗,吸取失敗的教訓,離成功就不遠了。郭臺銘舉例說: 有一年舊金山地震,死了很多人。發生地震後的第三天,全世界的地震專家都來了,就是來借鑑學習的。為什麼沒有及時預測這次地震?橋為什麼會被震垮?將來要怎樣建才不會垮掉?別人地震,損失了幾百億,死了幾百條人命,如果你去學習取經,改建你的橋,豈不就賺了幾百億嗎?

第三章 軍事化紀律和執行力保證品質(5)

從“學習”上找根源

為什麼要採取送“藍旗”、“失敗經驗交流會”、“他山之石交流會”這種方式?品質,往往談起來容易、口號響亮、規定全面,但實際做起來仍然會出問題。如何走出知易行難的瓶頸,走出怪圈?儘管一再開會動員交流,郭臺銘還是要從“學習”上找根源。

第一,品質與安全只停留在口號、標語上,只知道一點皮毛就以為自己全都知道了,這叫做“知之不深”。“小時候,我左眼患病,醫生非要給我的右眼滴藥水不可,我說醫生您搞錯了,我是左眼患病,不是右眼,但醫生沒有理會我。醫生這樣醫治我的眼疾,是因為他知道眼疾有傳染性,只治左眼是沒有用的,必須預防右眼,才能做到深度治療。一個‘知之不深’的醫生就不會這樣做。”

第二,設計、製造和品質管理,只知自己單幹,無暇他顧,就會顧此失彼、全盤皆輸,這叫做“知之不全”。我們人的身體構造,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品質系統”,每一個器官都是一個最好的感測器,假如你用吸管喝開水,水剛一沾上舌頭你就會哇哇大叫,再也不敢喝。其實,只要身體任何部位被開水燙到,都會馬上產生警示: 開水碰不得!每一個部位都是身體這個“品質系統”的品檢員。所以,在品質與安全的學習方面,應該把每一名員工都造就成品檢員和安全稽查員。在工作中,做一件事要了解它的整個過程與目的,不能孤立地做事。比如,擦拭衝件的油汙,只知道“擦”是你的任務,“擦三次”是你的目標,這還不夠,你應該瞭解: 擦三次能不能擦乾淨?如果擦一次就能擦乾淨為什麼還要擦三次?有沒有比擦拭更好的辦法?

第三,不斷地學習,對工作進行了很好的改善,但是品質和安全事故仍不斷髮生,是“知而無用”或“學不致用”。人們常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因為我們知道了被蛇咬的痛苦和危險,所以就時刻注意避免再被蛇咬。這樣的經驗學習是很有用的。小時候,老師常常帶我們去遠足,到了精神病院,我們覺得自己是正常的人;到了醫院,覺得自己是健康的人;到了監獄,覺得自己是自由的人。這樣的旅行學習,教導我們日後要努力去做一個精神正常、身體健康、人身自由的人。如果學而無用,學不致用,就會加大學習的成本和代價。

第四,我們已經習慣於成本高昂和代價巨大的學習,這是不能提倡的一種學習方式。美國聯邦調查局曾有一個調查報告: 98%的盜竊犯和詐騙犯都不能安享贓物贓款,因為他們基本上都被抓進了監獄。這些罪犯從自己的牢獄生活中應體會到: 付出了青春和自由的人生體驗和學習代價太不值得!平時對品質和安全漠不關心,只有到了客戶大批退貨、拒絕再下訂單,或者同仁斷了腿、斷了手、出了車禍丟了人命,才痛定思痛,大張聲勢地檢討一番。這種學習方式,成本太高,代價太大。因此,郭臺銘強調: 不正確、不嚴謹、無品質的治事與治學方式,要徹底檢討改善。失敗是一種希望,但重複失敗卻是一種絕望。學習要付出代價,代價有大有小,要以最小的代價去學習,而得到最大的收穫。頭頂是天,腳下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