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9部分

“那我就想要請問一下普拉蒂尼先生,如果按照他的做法,打壓切爾西,阻止阿布投入,那麼切爾西無法引進舍甫琴科,AC米蘭就無法引進吉拉迪諾等人,帕爾馬和烏迪內斯等球隊就無法引進其他球員,更低階別聯賽的球隊也無法引進球員,到最後,整個足壇變成了一潭死水,難道這就是足球的進步?”

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認,在經歷了2002年足球經濟危機後,當歐洲足壇普遍陷入危機,大牌俱樂部都難以籌集重金投入轉會市場的時候,阿布的出現確實給這個死氣沉沉的環境帶來了新氣息,緊接著是阿布扎比財團,如今輪到了迪拜財團。

幻想一下,如果沒有阿布的投入,其他球隊是否還有那麼多錢可以投入轉會市場呢?

“在越來越發達的社會里,全世界足壇的相互影響越來越小,我們在英格蘭多投入100萬英鎊,很可能就會在遙遠的巴西,造成某一傢俱樂部多栽培出若干頗具潛力的新秀,讓他們更有動力,這就是職業足球的蝴蝶效應”

弗萊徹和羅斯威利頓時都皺起了眉頭,思索著蕭羽的這一番話。

他們都是足球經濟方面的專家,自然很清楚,蕭羽的這番話從某一種角度來看,是有道理的,畢竟足球就是應該是激情澎湃,而不應該是死氣沉沉的。

如果按照普拉蒂尼的做法來執行的話,到頭來縮短了各傢俱樂部的財政差距,也就等於減少了俱樂部的購買力,到時候就會讓整個轉會市場變得死氣沉沉,如果真達到了理想狀態,切爾西和沃特福德購買力相當,那這個足球環境也就完蛋了

“但是,蕭羽先生,我對你的這番話有所保留,畢竟你所說的是轉會費,但薪水結構呢?同樣的道理,你們紅叛軍為了留住隊內的某一名球員,多給了100萬英鎊的年薪,那很可能就會導致巴西某一家足球俱樂部因為經營成本上升而瀕臨破產”

蕭羽點頭笑道:“是的,我承認這種可能性,所以我一直都很重視薪資結構,我一直都在呼籲推出薪水限制條款,例如把薪水結構跟俱樂部的營收掛鉤,我們紅叛軍的薪水結構一直都控制在理想的50%,目前也有越來越多的英超球隊,例如曼聯、阿森納、利物浦等球隊都在效仿,但是我不敢保證其他球隊,其他聯賽也跟著效仿”

“說穿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不適者亡,職業足球就是這麼殘酷如果他們連這個道理都不懂,那我只能說,他們根本不適合這個圈子。”

“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切爾西、曼城等球隊在薪水方面的失控”弗萊徹又提出了自己的疑慮。

“但是,丹尼爾,我必須澄清,這兩傢俱樂部沒有負債,非常健康”蕭羽笑道。

為什麼會沒有負債?

英超聯盟規定,私人老闆向俱樂部注資,只允許採取購買更多股份的形式,而不是向俱樂部放貸,這就使得阿布和阿爾法西姆等人,如果決定向切爾西、曼城注資,就只能以購買曼城股份的形式進行,而不是債務。

舉一個例子,假設切爾西現在總資產5億英鎊,沒有負債,但是阿布想要購買一名球星,需要花費5000萬英鎊,如果他選擇購買股份的方式的話,那麼購買該名球員後,切爾西的總資產達到了5。5億英鎊,還是沒有債務。

可是如果是選擇以借貸的方式注資的話,那麼切爾西的總資產還是5。5億英鎊,但是就會多出了0。5億英鎊的負債,這就等於是提高了俱樂部的財政負擔。

那麼,兩種注資方式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很簡單,假設切爾西有朝一日破產清盤,那麼切爾西的資產首先要用來償還債務,剩下的才能給股東,所以這時候借貸注資就可以憑藉著債務追償權,追回大部分資金,但是購買股份就有可能一無所有。

那麼英超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