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部分

獨狼(12)

默多克很快就成了英國人心中的惡魔,而且這種形象深入人心的速度之快讓人瞠目結舌。當年他甚至成了英國人心目中傷風敗俗的代名詞。起初是一些最傳統保守的英國人,後來越來越多的左翼人士也對默多克又恨又怕,默多克在他們眼中就像洪水猛獸一樣。

對默多克的厭惡表現得最明顯的莫過於英國女王的丈夫菲利普親王了,在過去40多年的時間裡,菲利普親王個人對默多克是恨之入骨。當英國皇室在民眾中的受歡迎程度達到最高峰的時候,默多克旗下的報紙卻經常登載對皇室的謾罵之詞和皇室成員的緋聞。

在左翼人士看來,默多克代表著過度商業化的辦報人,他成了《私家偵探》雜誌認為的粗野的代名詞(源自《太陽報》上登載的很多**的女性照片,《私家偵探》雜誌上有一期的封面文章標題就是“謝謝*”),這還是在默多克變為更讓左翼派人士反感的右翼人士之前。

但是,默多克對於這些批評聲卻無動於衷。《私家偵探》雜誌盯上他也情有可原。差不多40年後,當默多克回憶起當年《私家偵探》雜誌對他的攻訐之詞時,他評價說:“這是一種奇怪的英國上流社會的存在方式。”“骯髒的澳洲兵”這一稱謂在默多克看來還有褒義的成分。菲利普親王的厭惡之情在他看來也不失為一種稱讚。

默多克並不是吃不著葡萄就說葡萄酸的心態。別人的否定在一定程度上反而為他想要改變乾坤增添了動力。別人越是否定他,他反而越覺得自己很成功。

默多克總是不知疲倦地工作,或者馬不停蹄地奔向其他洲照料別的生意。默多克經常聽不清別人在說什麼,因為他總是心不在焉地在想其他事情。不過,默多克的璀璨人生讓別人的批評聲也顯得不那麼刺耳了。他經常要從英國坐25個小時的飛機回澳大利亞,這對他來說已是家常便飯了,他也開始去美國出差。他的人生就是不停地追尋著刺激、成功和報紙。他得到的越多,就越想得到更多,他想要基業長青並不斷有新的斬獲。他回到澳大利亞的時候,腦子裡總是閃現同樣的念頭:決策、執行、金錢。

當然,這些信念可以很容易支撐你奮勇向前,但那些指手畫腳和低階的謾罵聲會讓你身邊的親信難以忍受。

1968年默多克一家從居住多年的墨爾本搬到了倫敦,對他們一家人而言,需要適應全新的環境。當時,默多克和安娜結婚剛剛一年多,默多克37歲,安娜24歲。和默多克的第一任妻子一樣,安娜唸的書不夠多,也沒有作好日後成為國際媒體大亨太太的準備,不過安娜能夠做到堅忍克己。在英國人眼裡,她是一個入侵者的太太。

多年以後,在回想起20世紀60年代末期英國各個社會階層那種近乎封閉、褊狹、處處小心的社交生活時,默多克還是覺得有些難以置信。如果說英國社會正在改變,如果說默多克本人就代表著這種改變的話,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還很難看出這種改變的跡象。

默多克一家似乎在哪裡都不會受邀參加各種活動。除了僱員以外,他們似乎沒有朋友。儘管他們很有錢,但是他們卻沒有什麼朋友。

在英國人眼裡,安娜只是一個*作品發行人的老婆。

1969年最後的一個星期,在倫敦發生的一起離奇綁架案給默多克一家在倫敦的生活蒙上了更重的陰影。有人企圖綁架安娜,而此時默多克一家已經飛回澳大利亞去過聖誕節了,他們就把家裡的勞斯萊斯車借給了公司的一個高管阿利克·麥凱。阿利克·麥凱的太太繆麗爾駕駛著這輛勞斯萊斯去購物的路上被綁架,後來再也沒有人見過她。綁架者把繆麗爾當成了安娜,並索要100萬英鎊的贖金。

獨狼(13)

這起陰差陽錯的綁架案使得默多克成了國際知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