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頁

這話顧雲羨明白。那位崔公子若因彈劾權臣而被迫害致死,立刻就會成為天下讀書人的楷模,而站在他對立面的左相周世燾自然會成為眾矢之的。所謂眾怒難犯,周世燾絕不會那麼愚蠢。

&ldo;所以,竟是這位崔公子無意中幫了我們一個大忙?&rdo;顧雲羨道,&ldo;還是說,他會出手是母后……&rdo;

&ldo;不是哀家安排的。&rdo;太后淡淡道,&ldo;這種傲骨錚錚的讀書人最重視氣節,豈會甘心被深宮婦人當槍使?這次也是趕巧了,哀家本有別的計劃削弱周世燾,可彈劾之事一出,都可以省下了。&rdo;

顧雲羨心中感慨,頓了頓方問道:&ldo;他,喚作什麼?&rdo;

柳色含笑道:&ldo;因他出生在初一,所以單名一個朔字,表字如璟。&rdo;

崔朔,字如璟。

顧雲羨在心中默唸,對這個神仙中人一般的俊美郎君產生了一絲好奇。

那時候的她並不知道,不久之後他們會在那樣情況下相見,並在之後半生,牽扯不斷。

正如太后所料,沒了周世燾的領導,反對復立的大臣們威力大減。雖然有禮部尚書宋齊打頭,仍節節敗退,很快便被復立一派的官員佔了上風。

一邊倒的情形一貫沒什麼看點,到最後連顧雲羨都懶得打聽前朝的進展,安心地在長安殿抄經、煮茶,過得十分悠閒。

事情在三月二十五那天的早朝上,發生了變故。

最近飽嘗挫折的禮部尚書宋齊手執玉笏,立在殿中慷慨激昂:&ldo;先帝以顧氏女為後,將其從一個普通人家,提拔到天下無人不知的大族。如今陛下仍要以顧氏女為後,難道不怕溫氏之禍重演嗎?&rdo;

如平地一聲雷,轟然炸響。

宋齊口中的溫氏,乃是大晉從前的第一世家。太祖建國之後,立了結髮妻子溫氏為後,是為端儀皇后。靠著身為後族的榮耀和才智出眾的子弟,溫氏在接下來的數十年裡一直居於權力巔峰,甚至隱有高於皇權的架勢。

中宗皇帝即位之後,雖也立了溫氏出身的女子為後,卻暗中隱忍多年、費盡心血,終於將溫氏在煜都經營數十年的盤根錯節的勢力一一拔除,迫使溫氏一族退出煜都,遷回聚城老家。

中宗皇帝之前,宮中選妃多在門閥世家中挑選貴女,但從文宗皇帝開始,就從民間選良家子入侍,即使是選官家女,家中父輩的官職也不可過高。會有此規定,無非是吸取了溫氏坐大的教訓,不願再生外戚之禍。

&ldo;溫氏從前權勢何等顯赫,卻也只出了端儀、貞淑兩位皇后,今顧氏一門連出兩後,臣心憂懼!恐朝堂再生禍患,中宗皇帝一片苦心盡付東流!&rdo;宋齊說到最後,已是失聲慟哭,跪在大殿內重重地磕頭。

皇帝坐在九級臺階之上的御座上,冷眼打量他許久,慢慢道:&ldo;愛卿所言,朕知道了,定會仔細斟酌。&rdo;

訊息傳到長信殿之後,太后恨得直接砸了手中的茶盞:&ldo;宋齊這老匹夫!&rdo;

顧雲羨吩咐宮娥收拾了地上的碎片,這才把絲絹遞到太后手中,讓她擦拭一下濺到的水跡:&ldo;母后不要生氣,當心身子。&rdo;

&ldo;哀家如何不氣?&rdo;太后咬牙切齒,&ldo;連溫氏都搬出來了,當真是豁出去要阻止你登上後位!&rdo;

&ldo;宋尚書這話好沒道理,我顧氏與溫氏如何能夠一樣?&rdo;顧雲羨蹙眉,&ldo;溫氏屹立於朝堂巔峰數十年,靠的不僅僅是當了皇后的女兒,更是族中出色的兒郎。更何況早在大晉建立之前,溫氏就已經是世代簪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