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6頁

皇后的寢宮。

她曾經在那裡住過兩年,如今心存一志,一定要重新回去。

哪怕是為了她的孩子,她也絕不能輸。

右手撫上自己依舊平坦的小腹,她眼神冷漠,裡面有著不惜一切的堅毅和決絕

大駕回宮的次日,陛下召叢集臣在宣政殿舉行了朝會。在談完各種要緊的軍國大事之後,復立皇后的事情終於被提了出來。

這個曾在永嘉三年被反覆討論的話題再次出現在眾人面前,立刻引起了大家的激烈爭論。

和上次一樣,禮部尚書宋齊依舊是反對復立的那派,而贊同復立的那邊則以禮部侍郎許平以及御史陳良為首。雙方各自帶了一批言官,引經據典地展開論戰,直吵得臉紅脖子粗。

皇帝雖然早已打定了主意要讓顧雲羨復位,這會兒卻扮起了中立,每天坐在宣政殿的龍椅上,認認真真地聽兩派人物闡述各自的觀點,還煞有介事地點頭思考,十分虛心受教的模樣。

可明面上中立不代表他無所作為,在應付諸位大臣的同時,他暗中給左相徐慶華下了吩咐,命他去引導那部分態度含糊的朝臣,讓他們支援復立。

他這個舉動起了不小的作用。

永嘉三年的時候,左相是周世燾,雖然其當時困於崔朔的彈章而不敢過分插手,好歹也是反對復立的。如今左相換成了徐慶華,明著是北黨領袖,卻暗地裡附和皇帝的意思,自然給他的對手造成了不容小視的打擊。

那些態度曖昧的朝臣本就是存了觀望的心思,如今見左相似乎也在支援顧氏,便漸漸倒向支援復立一派。

宋齊眼看著朝臣們越來越多站到他的對立面去,自己身邊的幫手越來越少,簡直是怒不可遏。

本著一貫認真執著的風格,他連夜給皇帝寫了一封近萬字的奏疏,從禮教道德、倫理綱常各個方面論述了復立之事的不可行,聲情並茂,簡直讓人擊節讚嘆。

然而這封精彩的奏疏呈上去之後卻沒有收到他預期的反應。據說皇帝花了兩盞茶的時間讀完了它之後,隨手便扔到一旁,唯一的評語只有兩個字,&ldo;詭辯。&rdo;

聽到這個訊息的大臣們一愣,這才後知後覺地想起來,自家這位陛下一貫最痛恨別人跟他講大道理,如今宋齊弄成這樣,搞不好就適得其反了!

也許陛下一開始是中立地看待此事,如今被宋齊一刺激,沒準就覺得支援復立一派很有道理了?

就在各方勢力忐忑不安的時候,皇帝忽然降下旨意,擢升元充儀顧氏為正一品賢妃,執掌鳳印。

這個訊息一出,朝野一片譁然。

一開始大家還以為這是皇帝選的折中的做法。就好比永嘉三年的時候,朝中一部分要求復立顧氏,一部分則要求將其處死。如此極端的兩個態度,讓人不知如何是好。

那一次,皇帝在反覆權衡之後,最終決定將顧氏封為婕妤、留在身邊。兩邊各退一步,都沒什麼異議。

難道,陛下是打算將同樣的事情再做一次?

賢妃乃四夫人之一,顧氏若到了這個位置,就成了如今後宮的第一人,執掌宮務兩年有餘的毓昭儀都將再次居於她之下。

但即使如此,妾就是妾,位分再高,依然不是皇后。

眾人心裡也明白,按照這個趨勢,顧氏過個幾年多半仍要復位。但只要她這個孩子是在居妃位時生下的,就不能算是名正言順的嫡長子。將來在論及儲君的時候,別的皇子依舊有機會。

只要拖過這十個月,各派勢力就都能多一絲希望。

如果陛下真的這麼做,那些反對復立的人也能勉強接受。

還沒來得及高興,另一個訊息又傳了出來。禮部詢問陛下冊妃禮要如何舉辦時,那邊輕描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