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懂事的孩子,全家幾十口人的性命將危在旦夕。為了保護他們的生命安全,考慮到扶風社全體成員的生存,在日本鬼子的脅迫之下,被逼無奈地同意了東北之行。人的自由被鉗制,人的思想被禁錮,人的尊嚴被玷汙,這就是亡國之人屈辱的命運吧。

1942年10月下旬,扶風社四十多人一行乘火車前往東北巡演。1942年11月初,馬連良的扶風社在瀋陽連演十天大戲,場場爆滿,為“回教學院”籌得資金25萬元。回京以後馬又捐助了10萬元,共計捐獻35萬元。最後以40萬元的代價,購得鍋山女子學園的地皮及校舍。即現在的瀋陽市光榮街53號,瀋陽市回民中學現址。校舍為曲尺形的拐把樓,兩層磚木結構的日式建築,面積2000多平方米,有20餘間教室。校園佔地6萬多平方米,可算得上寬敞漂亮的校園,一直延用到1986年。“回教學院”後來更名多次,現用名瀋陽市回民中學,至今仍然是東北地區惟一的一所回民中學、省級重點示範高中,七十年來為國家培養了大量優秀人才。2006年校慶時專門為馬連良塑立了半身像,以示飲水思源、不忘舊恩。校方表示,不能讓做好事、做善事的人背黑鍋,要為馬先生正本清源。96歲的老校長李學盈激動地說:“馬先生是‘回中’的第一功臣,沒有他的捐助,就沒有‘回中’的今天。”這些都是後話。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四章 慘淡經營(14)

在瀋陽、長春、哈爾濱演出了兩個多月,上演了《串龍珠》、《蘇武牧羊》等具有愛國主義情懷的馬派名劇,受到東北父老鄉親的熱烈歡迎,除了為瀋陽回民中學舉行籌款義演以外,沒有為任何人或機構做過義演,全部都是營業性演出。然而無恥的偽滿當局及其所控制的宣傳機構,為了達到給“滿洲國”壯門面的目的,在“三?一國慶節”過了八個月後,荒誕地說馬連良的扶風社是為慶祝“建國十週年”而來,把“華北演藝使節團”的名義強加在馬的頭上,使他成了偽滿反動宣傳的犧牲品,也為日後奸小之輩設計陷害他留下了伏筆。

扶風社從東北迴京以後,全家都已搬入了南寬街的新居。經過了近一年的翻建、裝修,使這所老狀元府煥然一新。院落南北長十八間半房屋,前後三進,東西方向橫寬。起居、住宅集中於院落的東部,雕樑畫棟、富麗堂皇。院子的西部開闢了一個大花園,翠微掩映、鳥語花香。為了這所房子,馬連良幾乎花費了他全部的積蓄。

家中一切安排停當以後,馬連良把自己的老師蕭長華先生親自接到南寬街新宅,想讓先生盤桓幾日,高興一下。當蕭先生參觀過整個宅院後語重心長地對馬連良說:“溫如啊,這房子太大了,你要安多少電燈泡?你要裝多少洋爐子?你得僱多少人看家呀?一大三大,壓得住嗎?”意思是說,房子一大,必然引起開銷大,名聲大,是非也大。靠你自己目前的聲望,壓得住這些是是非非嗎?聽到這些,馬連良心裡一陣難過,他明白蕭先生是有所指,自己買這所房子可能有些太招搖了,會給自己帶來麻煩。在這樣的世道里生存,還是夾著尾巴做人好。

果然不出蕭先生所料,好日子沒過多久,就開始家宅不寧了。馬家的親戚當中有兩塊“魔”(北京話,指故意糾纏、搗亂之人),一個是馬連良的五伯,另一個是他的舅舅。這二位爺是典型的遊手好閒、好吃懶做之輩,一直以來就是靠親戚之間的接濟生活。每次去豆腐巷馬宅必有所“斬獲”,但不太過分。用比較收斂的姿態來博取他人的同情,看在親屬的份兒上,也沒人與之計較。自從搬入南寬街後,這二位“大爺”開始了新的攻略。肆無忌憚地伸手要錢,不給錢就耍“滾刀肉”,撒潑、打滾、罵大街是第一板斧;第二板斧是在馬路上攔馬連良的汽車,並大聲謾罵馬連良不孝,恨不得讓全世界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