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8部分

想著外面徐茂還在等著她,便把盒子壓在枕頭底下,推門出去了。

上了車,徐茂開始給她介紹鹽場開辦的近況,雖然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可在親眼見到鹽場之時,還是有些吃驚,這才多長時間,那廢棄的鹽場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僅工人多了許多,整個鹽場都被整飭一新,看著真有個大鹽場的樣子了。

徐茂七歲進宮,從十八歲開始伺候已經五歲的封敬亭,等封敬亭十七歲開府之後,一直在王府裡做總管。雖然是個太監,可卻確實有幾分本事,尤其是在打理財物上,很有天分。所以封敬亭才會把鹽場之事交託給他。

他對鹽事極為上心,怕底下人辦事不盡心,壞了王爺的大事,便帶了幾個侍衛親自去找鹽工打聽,請來了鹽場的幾個老把式。

幾個老把式都是幹了一輩子鹽場的,很快挑了一批精明能幹的鹽工出來,把幾個鹽場都建起來了。

封敬亭初到淮南,雖然身份尊貴無比,但是要錢沒錢,要人無人,對東南之事縱然有心也是無力插手。剿匪是他插手政治的第一步棋,鹽場則是他插手經濟的第一步,成敗涉及到他掌控淮南的計劃能否順利實施,所以對鹽場很是重視。

從鹽場搭建開始,他一天倒是大半在鹽場度過,甚至每天都要來鹽場巡視一圈。

現在鹽場大多使用的方法是用鹽灶煮海熬鹽。

鹽灶一般用土垡堆砌而成,灶臺呈圓形,四周開灶門,上按煎鹽的鍋丿煎具,用柴草在下面燒,燒乾海水便有一層薄薄的結晶體。十天後結晶池裡隨著水分不斷減少,開始慢慢露出一點一點的白色鹽粒,過了幾日,便能出粗鹽了,再精細地加工,重新蒸制,細鹽也慢慢產出了。

剛開始工人曬鹽煮鹽進行的還算順利,可是沒過多久,新的問題很快就出來了。他只盼著出鹽養兵,所以要賺快錢,而曬鹽耗時太長,速度太慢,可若是用煮鹽之法雖然可以出鹽,但本錢卻是要滾上一滾的,柴草火炭的本錢加進去,那鹽的價錢就要水漲船高了。

尤其是現在南齊的鹽業,大都操控在三皇子封敬輝的手裡,他想賣鹽,可渠道太少,鹽引也不足,根本不能和別處的老號鹽場競爭。想大批次出貨根本是不可能的。

他本錢不足,鹽價又比旁人高,就算勉強賣出去的鹽,也根本賺不了多少,這麼下來能不能收回成本都是個困難,更何況要賺大錢養兵了。

前些時日,他翻閱了大量典籍,拿來了歷朝歷代的製鹽法子,想找一個既快又省錢的法子,可出鹽的法子雖多,要命的關節還是兩個字“錢銀”。

此事大部分是由徐茂負責的,王爺著急上火,徐茂為了這件事也是熬得心力交瘁。若不是實在沒辦法了,也不會求到郭文鶯這兒。軍營裡誰都知道郭文鶯點子多,什麼事都難不倒她。

其實封敬亭之所以對賣鹽的事這麼為難,還是因為南齊鹽業大部分在三皇子封敬安手裡,封敬安佔著戶部和工部,這兩部中盡是他的人,大批的鹽引也盡數在他手中握著。南方鹽商想要鹽引,都得巴結三殿下。

而封敬亭開這幾個鹽場,實際上就是在封敬安嘴裡搶食,這口肉雖然小,但若是這位三哥不讓他這弟弟吃,他也吞不下去。所以想大批次賣鹽販鹽,根本不可能。

封敬亭就是因為知道這一點,所以才更加焦心,他必須想到既不能和封敬安直接對上,又能賺到錢的方法。

徐茂把前因後果都說了一遍,見郭文鶯進了鹽場半天不說話,急著問:“郭大人,您看怎麼辦好啊?”

郭文鶯正低頭看著工人煮鹽,聽到徐茂的問話,不由苦笑一聲,“大總管也太瞧得起文鶯了,文鶯可想不出既能省錢又賺快錢的法子。”

徐茂求道:“好大人,好歹給出個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