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3部分

看著地圖上原為季漢國土,現在卻被標為吳佔的六郡,說實話,我上了火,覺得牙都有點痛,含口涼水。再看東吳從曹魏手中得去的土地,火氣更大,他們連力氣都沒有怎麼費,就弄去了解個荊州,半個揚州,結果曹魏不但沒有仇視他,反而還對他稱臣,與他聯盟,把我們當成最大的敵人,想想自己這幾年殫精竭慮才得到的地盤,覺得吃了虧。東吳這幫孫子,太會打太平拳,撿便宜事了。照這樣的速度發展下去,曹睿這小傻瓜被分吃了的可能性肯定是很大,但是沒了孫曹聯盟,卻出現一個巨無霸式的東吳的或能民生卻是更大。

傷腦筋啊,真想立即調動冀州的全部兵馬,南下破曹,再直搗東吳,可是不行,常言道,一打三分低,打不是最好的解決手段,猶其是面對魏吳聯盟的時候,更不是打的時機。打人一定要選他最弱的時候,而不是最強的時候,我得想辦法先挑動魏吳不合了再說。

今年,繼續裝出無害的樣子,不強攻曹魏,想辦法挑他們內亂,打仗,還是要打冀州這樣的,傷人不多,殺敵不多,完完整整一聲肥肉落以手中,修理修理就能吃,若是打到天下大亂,民不聊和,饑民相食的地步,那這仗也就打得沒有意思了。

不過,如何來進行分化,這就要想辦法考慮了,辦法有的是,當年,季漢與東呈磋系那樣密切,孫權還為荊州與我季漢反目,可見利益之所在,對人的誘惑之大。在利益面前,什麼盟約,什麼誓言,統統都有狗屁,眼下,如果沒有季漢地強大壓力,東吳早就揮軍北上,痛打落水狗了,再曹魏,被迫向東順稱臣,割地賠款,也未必就是那麼心甘情願,只要想辦法在其間加以分化,瓦解,不見得不能收以奇效。

眼睛,兩方都打累了。進入相峙階段,該是知聞所大力發展實力的時候了……

去年一年,知聞所在冀州和北疆作得不錯,在月,知聞所挑動北疆大族拓拔部叛亂,牽招聯絡鬱築建等部出兵平之,分其草場。

拓拔部是軻比有小種鮮卑聯盟消散之後草原上最強的一部,表面上服從季漢,在季漢掃蕩大草原時也彙集到季漢的旗幟之下,但是他們卻認為草原是鮮卑人的,季漢早晚會退走,那時草原是就他們的天下了。於是整天裡訓練騎兵。整軍備武,打算成為繼軻比能之後的草原霸主。可是他們這種想法很快被裝作商人行走於各部之間的知聞所線人發現了,他們利用拓拔部內部不合,暗殺了一個主張要低調潛伏繼續迷惑季漢地頭領,失去了此人的制衡,結果其他激進派人士盡皆大怒,起兵反叛,被準備已久了牽招一舉擊潰。

當然,在前兩年季漢會盟北疆,橫掃諸部,建立靈州之後,這場戰只能算是餘波,起到的是進一步貢固以季漢為主導的大漠聯盟的作用,不過這場仗的後果是明顯的,在很一段時間裡,再沒有敢於挑戰季漢的權威,這就保證了季漢的後方穩定,我並不想日後我全力平定南方地時候,北疆會在後面給我一刀……雖然說就眼下而言,這種可能小到幾乎沒有。

冀州的形勢一片大好,有三叔親自坐鎮,一年的時間,冀州所有的叛亂全部被蕩平,而曾是曹魏尚書令了凱所掌握的大量行政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在季漢的突然打擊之下,整個冀州幾乎都是和平歸順的,組織架構並沒受到較大地破壞,而季漢派去的人員與較好的融入了當地的官員體系之中,於是,冀州地巨大動能被充分的調動了起來。眼下,就算馬上抽調全部軍力南下也沒有多大問題了,我總算明白為什麼當年曹魏多少次大敗之後,還能保的天下第一的力量來源,冀州和關中這些地方,其恢復能力簡直是太強大了。

不過,正如上所說,我並不打算立即對吳魏聯盟展開反擊,在壓力的作有徵他們只會團結地更緊密,而且,季漢國力雖強,但也沒有強悍到當年曹操的地步,孫曹兩家雖弱,卻遠強於當年的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