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頁

&ldo;伯爵是說,提高基爾運河的通行能力?&rdo;

&ldo;如果艦隊進出波羅的海都得走斯卡格拉克海峽,不但航程遙遠,在戰爭時期還極易遭到封鎖。&rdo;

&ldo;此事重大,我覺得應該向父皇稟明之後,再做決斷。&rdo;

馮承乾點了點頭,說道:&ldo;殿下所言有理,只是我僅負責海軍事務,像這樣的事情,不大方便提起。&rdo;

&ldo;我會找機會向父皇提出來。&rdo;

&ldo;這樣的話,就再好不過了。&rdo;馮承乾笑了笑,對提爾皮茨說道,&ldo;上校,願意擔任帝國海軍的首任大艦隊司令嗎?&rdo;

提爾皮茨會拒絕嗎?顯然不會!

第十六章 以退為進

任命一個有名無實的大艦隊司令在馮承乾的職權範圍之內,算不上什麼大事。幾個月之後,借提爾皮茨籌建大艦隊有功,馮承乾為他申請了帝國海軍少將軍銜。在威廉皇儲的幫助下,得到了腓特烈三世準許。

只是,籌建大艦隊的事情,依然是漫無頭緒。

以籌建大艦隊為名,馮承乾在這幾個月裡走訪了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所有造船廠,對帝國的造船能力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做為新興工業國,德意志第二帝國的造船能力並不差。

此時,德意志第二帝國已經擁有威廉港造船廠、伏爾鏗造船廠、日爾曼尼亞造船廠、威悉造船廠、但澤造船廠、基爾海軍造船廠、布洛姆與福斯造船廠、席紹造船廠、霍瓦茲造船廠等多家能夠建造巡洋艦以上級別大型戰艦的造船廠,為帝國海軍、以及他國海軍建造了數個級別的數十艘戰艦。

只是,德意志第二帝國依然缺乏建造戰列艦級大型戰艦的造船廠。

此外,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因為訂單非常有限,造船廠又參差不齊,所以每個造船廠都難以發展壯大,也就無法在新興技術上取得突破。

馮承乾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整合帝國的造船工業,把分散的造船廠合併到一起。

問題是,從何著手?

德意志第二帝國是資本主義國家,造船廠大多是私營的,受法律保護,無法用國家強權進行整合。

雖然馮承乾是軍人,但是他不得不承認,在某些時候,金融家比軍人更管用。

要想整合帝國的造船工業,必須依靠帝國金融資本家。

為此,馮承乾決定回柏林之後,就去找卡爾,透過他與德意志銀行、符騰堡銀行等帝國金融資本建立關係。

在這幾個月裡,還發生了很多事情。

經俾斯麥與索爾茲伯裡出面,法國在對俄貸款上有所收斂,沙皇也暫時放下了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的想法。至於馮承乾在索爾茲伯裡面前提到的巴格達鐵路也暫時告吹,僅修建到伊斯密爾。

俄國暫緩西伯利亞鐵路的修建計劃,不等於法俄同盟的基礎就沒有了。

隨後,沙皇用獲得的貸款,從法國訂購了五十萬支步槍,為在三年之內把陸軍擴充一百萬做準備。

對德意志第二帝國而言,俄國此舉,絕對是如芒在背。

馮承乾回到柏林時,帝國上下正在討論這件事情。

毛奇元帥已經提出,帝國應該針鋒相對的擴充陸軍,至少要擴軍五十萬,應對實力大增的俄國陸軍。

話雖好說,做起來卻很困難。

帝國的軍事體制,是由已經去世的羅恩伯爵建立的,羅恩也因此成為了帝國開國三大元勛之一。

雖然知道俾斯麥與毛奇的人更多,但是論貢獻,羅恩絕不亞於他們。

毛奇提出擴軍,就得修改帝國的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