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頁

&ldo;什麼事?&rdo;

&ldo;回扣。&rdo;

馮承乾愣了一下,隨即苦笑著搖了搖頭。

首輔都如此這般,大清的腐朽可見一斑。

第二十二章 只缺艦隊

次日,馮承乾主動去拜會了李鴻章,當面提到了回扣的事情。

這是里希特霍芬交給他的辦法,畢竟馮承乾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戰爭大臣,並不精通大清的人情世故,把話擺明瞭說比拐彎抹角好得多。李鴻章也是聰明人,早年就與德國人打過交道,深知德國人的性格。

顯然,軍火貿易的事情到此才算有了一點眉目。

與直接拿白銀去行賄相比,暗中給回扣不但更為掩人耳目,好處也更大。擴建基爾運河需要數十萬勞動力,帝國政府做了初步統計,至少需要從國外僱傭二十萬勞動力。即便大清的勞動力價格低廉,每月的勞務費用也高達數十萬兩白銀,一年下來就是數百萬兩。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回扣,那就是一筆資了。除了從大清僱傭勞動力,還要在大清開辦兵工廠,自然也少不了回扣。如果把大清採購其他軍火的費用也算上,僅此一次就能給李鴻章帶來上千萬兩白銀的好處。

相比之下,里希特霍芬準備的十萬兩白銀簡直是九牛一毛。

三日後,李鴻章與馮承乾簽署了意向協議,大清用兩千萬兩白銀,在德意志第二帝國訂購四艘鐵甲艦,其中一千五百萬兩白銀以輸出的勞動力支付,另外五百萬兩以帝國企業在大清開辦工廠徵用的土地、稅務等支付。李鴻章提出了一個特殊條件:大清採購的鐵甲艦必須裝備帝國海軍。

說得簡單一些,賣給大清的戰艦,必須是帝國海軍訂購了的戰艦。

雖然只是意向協議,但是已經八九不離十了。

三月三日,馮承乾回到寧波,搭上了返回德意志第二帝國的郵輪。與細節有關的談判工作由外交人員負責,不再需要馮承乾操心。

郵輪起航前,馮承乾給德皇與宰相拍了封電報。

可以說,此次大清之行收穫頗豐,用四艘鐵甲艦就換來了二十萬勞動力,絕對是一筆划算的買賣。

問題是,李鴻章提到要帝國海軍首先採購戰艦。

這不是無理要求,因為大清之前訂購的&ldo;定遠&rdo;與&ldo;鎮遠&rdo;二艦,名義上是專門為大清建造,實際上連帝國海軍都看不上。這兩艘裝備了三百毫米巨炮的戰艦不可說不強大,卻存在很多問題。

顯然,北洋艦隊已經發現了這些問題。

在馮承乾看來,這不是麻煩,而是一個機會,即可以借用李鴻章的特殊要求,為帝國海軍建造新式戰艦。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規劃建造一艘先進的戰艦。

馮承乾早就有了想法,只是一直在等待合適的機會。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李鴻章幫他創造了這個機會。

回國途中,馮承乾大多時候都呆在艙室裡,只是偶爾跟提爾皮茨去甲板上透透風。

&ldo;你的山東之行有什麼收穫?&rdo;在大清的時候,提爾皮茨沒有跟著馮承乾去與李鴻章談判,而是裝扮成傳教士,在里希特霍芬的安排下,去山東各地轉了一圈,重點考察了馮承乾提到的膠州灣地區。

&ldo;膠州灣是天然深水良港,我肯定選此處做帝國海軍遠東艦隊的母港。&rdo;

&ldo;民風呢?&rdo;

&ldo;還算樸實吧,問題不大。&rdo;

馮承乾點了點頭,說道:&ldo;現在,我們缺的只是一支艦隊了。&rdo;

提而皮笑著搖了搖頭,說道:&ldo;一直以來,我們缺的都是一支艦隊。&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