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頁

這部由伊藤博文起草,再由他組織審議的憲法,就是伊藤博文的憲法。

在這關頭,傳出大清增夠四艘鐵甲艦,必然會對還在審議中的日本憲法產生影響,也就會對日本的未來發展產生影響。

數日之後,大隈重信登上了前往英國的郵輪。

受黑田清隆之託,大隈重信以日本外相身份訪問英國,洽談採購戰艦的事情。

大清大力擴充北洋艦隊,日本自然不能落後。

只是,這件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大清擴充艦隊,對英國在遠東的利益也構成了威脅。雖然以當時的情況,英國還不至於為了防範大清而與日本結盟,但是考慮到德意志第二帝國從中發揮的作用,特別是在遠東的擴張行動,英國在該地區需要一個有足夠分量的盟國。

除了日本,還能選誰?

顯然,這正是馮承乾擔心的負面影響。

沒有這件事,要到數年之後,日本在甲午戰爭中擊敗了大清,佔領了朝鮮,隨後俄德法聯合出面幹預,使日本強租遼東半島的美夢落空,英國為了防止俄法德在遠東坐大,才主動跟日本靠近,也就有了後來的英日同盟。

從某種意義上講,英日同盟是隨後日俄戰爭的基礎之一。

雖然英國沒有放下身段,此時的日本也不夠分量,但是英日靠近已成定局,而且日本的擴軍速度必然加快。

歷史會怎麼發展,馮承乾也料想不到了。

馮承乾回到柏林的第三天,大隈重信到達倫敦,正式向英國提出購買四艘鐵甲艦,並且希望獲得貸款。

訊息傳來的時候,馮承乾正在向腓特烈三世匯報建造戰艦的事情。

雖然俾斯麥覺得沒有必要採購一艘鐵甲艦,但是馮承乾提出了充分的理由,即大清承擔了大部分的研製與設計費用,帝國海軍正好搭順風車,可以用最為低廉的價格獲得一艘新式戰艦。

支援建造戰艦的,不僅僅是馮承乾,還有帝國的大多數資本家與銀行家。

帝國只需要建造一艘戰艦,就能為造船企業提供五艘戰艦的訂單,讓數百家企業與數萬名工人有事可做,何樂而不為?

俾斯麥也不是存心反對,而是要藉此機會爭取到更好的條件。

馮承乾非常清楚,俾斯麥不想出這筆錢,而是希望那些支援建造戰艦的資本家與銀行家掏腰包。

關鍵,就在銀行家身上。

經過數日協商,俾斯麥已做出讓步,即提供對應的人員編制,但是帝國政府確實沒有多餘的預算。

&ldo;你的意思是,向銀行貸款?&rdo;

&ldo;德意志銀行與符騰堡銀行已經答應提供貸款,只是銀行家都很精明,不會平白無故的出錢。&rdo;

&ldo;他們想要什麼?&rdo;腓特烈三世當然知道銀行家不好應付。

&ldo;帝國的貨幣發行權。&rdo;

腓特烈三世的眉頭跳了幾下,神色顯得極為嚴峻。

&ldo;準確的說,是重組帝國中央銀行。&rdo;

&ldo;你覺得有這個必要嗎?&rdo;

&ldo;如果答應銀行家的要求,無異於因小失大。&rdo;

&ldo;這也是我擔心的地方。&rdo;

&ldo;只是,我們可以利用這件事。&rdo;

&ldo;怎麼利用?&rdo;

&ldo;借重組帝國中央銀行的機會,奪回帝國金融體系的控制權。&rdo;

&ldo;這……&rdo;

&ldo;陛下,金融為一國之本。雖然我也說不出什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