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5頁

與主力艦一樣,馮承乾的前瞻性在次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

在此之前,雖然巡洋艦的用途最為廣泛,但是一直沒有受到重視,在設計的時候更是以省錢為本。馮承乾改變了這種設計理念,從一開始就提出,帝國建造的巡洋艦不但需要具備全球航行能力,還要保證在二十年之後經過現代化改裝依然是有力的作戰平臺,因此在設計上必須具有超前性。

最突出的,莫過於在巡洋艦上首先採用了炮塔。

要知道,在此之前,巡洋艦上的火炮都是暴露在外的,準確的說是安放在炮座上,最多在四周安裝防彈片鋼板,沒有哪個國家在巡洋艦上安裝厚實的炮塔,因為沒有人覺得有必要安裝炮塔。

在這種後來被命名為&ldo;柏林&rdo;級的巡洋艦上,安置了三座三聯裝一百五十毫米主炮。

雖然在火炮數量上,&ldo;柏林&rdo;級並不突出,同時代的巡洋艦上,有些擁有十二門、甚至是十六門主炮,但是在任何一個方向上,&ldo;柏林&rdo;級的火力密度都高於同時代的巡洋艦,甚至是某些巡洋艦的兩倍。

只是,馮承乾忽視了一個問題,即超前的設計極大的提高了建造成本。

最終,&ldo;柏林&rdo;級分兩批建造了四艘,就因為造價過於高昂而不得不終止,馮承乾也不得不讓造船廠設計一種較為廉價的巡洋艦。

不可否認的是,&ldo;柏林&rdo;級巡洋艦的出現,讓帝國海軍的作戰佇列更加完整。

僅僅建造四艘,確實非常低調。

這一年,馮承乾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規劃主力艦與巡洋艦的建造工作,而是派人去美國把一個叫霍蘭的工程師請了過來。

馮承乾深知潛艇在未來海戰中的地位,卻非常可惜的錯過了時機。

在他去遠東的時候,霍蘭就來過德意志第二帝國,向帝國海軍推銷潛艇,結果卻被拒之門外。在歐洲連番碰壁之後,霍蘭展轉去了美國,並且說服美國政府,撥款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潛艇。

馮承乾派人去請他的時候,霍蘭設計的潛艇已經在美國開工建造。

為了讓霍蘭來德意志第二帝國,馮承乾不但給他開出了很高的薪水,還答應由他主導帝國的潛艇設計工作。

當年,馮承乾就拿出五十萬帝國馬克作為設計與建造潛艇的經費。

與建造主力艦、巡洋艦一樣,馮承乾也表現得極為低調,因為他知道,英國皇家海軍很快就會重視這種新興的海戰禮器,並且花大力氣建造潛艇。在馮承乾熟知的歷史中,英國皇家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潛艇艦隊,而當時帝國海軍的潛艇卻屈指可數。

為了不讓英國注意,馮承乾仍然採用了小步快跑的戰略,即在技術完善之前,每一級只象徵性的建造一艘,延長建造進度,讓工程師獲得鍛鍊的機會,並且能夠及時採用新出現的先進技術。

忙完這些事,已經是一八九六年底了。

在即將到來的一八九七年,除了帝國海軍將同時開工建造兩艘&ldo;德意志&rdo;級主力裝甲艦之外,還將發生很多事情。在馮承乾看來,這個原本就不平靜的世界,正在一步一步的邁向世界大戰。

第四十三章 出頭鳥

世紀之交,這個世界並不平靜。

在一八九七年發生了很多事情,有些在馮承乾的預料之中,有些在他的預料之外。比如年初時,希臘與奧斯曼帝國因克里特島問題發生衝突,英法俄德等列強聯合出面幹預,要求奧斯曼帝國賦予克里特島完全自治權,並且讓希臘王國從克里特島撤軍,僵持到年底,希臘因財政枯竭,才不得不做出讓步,從克里特島撤軍,就完全在馮承乾的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