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5頁

&ldo;這……&rdo;

&ldo;大敵當前,我們必須未雨綢繆。&rdo;

馮承乾沒再遲疑,說道:&ldo;如果英國參戰,短期內很難在陸地戰場上發揮關鍵作用。英國陸軍的規模非常有限,而且分散在世界各地,一時之間不可能在歐洲戰場上投入重兵。根據我的判斷,如果戰爭在下個月爆發,到年底的時候,英國最多向歐洲派軍二十萬,只屬於從屬地位。&rdo;

&ldo;也就是說,我們與英國的主戰場在海洋上?&rdo;

馮承乾點了點頭,說道:&ldo;遏制英國的最好辦法,就是在海洋戰場上牽制住英國皇家海軍,對英國本土構成威脅,讓英國必須首先加強本土防禦。當然,地面戰場也很重要,因為英國不可能始終都是現在的樣子,肯定會動員大批地面部隊。也就是說,我們在海洋戰場上的行動只具有短期目的,主要任務就是協助陸軍作戰,讓陸軍以最快的速度擊敗法國。只要法國戰敗,英國就只能隔岸觀火。&rdo;

德皇點了點頭,表示明白馮承乾的意思。

&ldo;這樣的話,海軍就得……&rdo;

&ldo;海軍作戰,由你跟提爾皮茨全權負責。在任命你為海軍作戰參謀之外,我會給你一個特殊的任命。&rdo;德皇長出口氣,說道,&ldo;如果我們不能阻止英國參戰,那就得打敗英國,甚至是取代英國。&rdo;

德皇這麼一說,馮承乾也就安心了。

走到這一步,曾經是英國女王長女婿的腓特烈三世,也算是與英國恩斷義絕了。

第七十章 戰火

七月三十一日,帝國外交大臣伯恩斯托夫正式向俄國與法國下達了最後通牒。

在提出共同撤軍、結束戰爭動員的基礎上,通牒中明確提到,俄法必須在二十四小時之內做出明確答覆,並且在四十八小時之內採取行動,不然帝國將視俄國的戰爭動員與法國的秘密動員為敵對行為。

按照慣例,如果法俄採取敵對行為,德意志第二帝國就有權向其宣戰。

這一天,法俄也進行了緊急磋商。

與德意志第二帝國一樣,法俄也在戰爭問題上猶豫不決,而且原因也一樣,即英國的立場仍然不夠堅定。

雖然早在十一年前,英法就簽署了遏制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秘密協議,並且由此引發了前後兩次摩洛哥危機,差點讓德法大幹一場,但是英國的歐洲政策並沒發生實質性變化,維持歐陸強權之間的戰略平衡,仍然是英國的基本國策。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在英國對雙方的戰爭潛力做出準確判斷之前,絕對不會輕易表明立場。即便德意志第二帝國已經在海權上對英國構成了威脅,英國也不會立即翻臉。

正是如此,法俄才有點畏首畏尾。

雖然在綜合國力上,法俄超過了德意志第二帝國與奧匈帝國,但是在戰爭潛力上,法俄都沒有足夠的信心。

問題是,法俄能夠接受德意志第二帝國下達的最後通牒嗎?

毫無疑問,答案是否定的。

即便沙皇與法國總統心裡都沒底,可是在政治上,絕對不可能做出妥協,不然法俄將在外交上大敗虧輸。

結果就是,法俄對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最後通牒置之不理。

八月一日,在最後通牒到期前幾個小時,法國議會批准了由總統提交的動員法案,正式開始全面戰爭動員。

隨後,德皇也簽署了戰爭動員令。

當天傍晚,最後通牒期限已過四個小時,德皇召回了帝國駐俄大使弗萊德里克-馮-普塔萊斯,正式與俄國斷絕外交關係,並且向俄國遞交宣戰書。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