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0頁

還有一個因素是傑利科不能忽略的。

那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在&ldo;拿騷&rdo;級之前建造的五艘老式戰艦,均在大戰爆發後不久完成了改造工作。雖然這五艘戰艦的改造工作並不徹底,比如均沒有按照最初的規劃換裝口徑更大的主炮,但是全部更換了動力系統,還適當加強了裝甲防護,都擁有非常強的戰鬥力。

在性質上,這五艘老式戰艦在重新煥發青春之後,都可以當做戰列巡洋艦使用。

這樣一來,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就有十七艘戰列艦與八艘戰列巡洋艦,在規模上已經超過了大艦隊。

這仗,還有得打嗎?

對於相信絕對實力的英國皇家海軍將領來說,在實力不如對手的情況下,顯然不可能打勝,也就沒有必要打。

問題是,公海艦隊絕對不會永遠停泊在港口裡面。

當時,已有足夠多的情報表明,公海艦隊積極備戰,甚至為此放棄了部分戰艦的改造工作,絕對不是為了增強實力,而是想在英國皇家海軍完成備戰工作之前,發動一場有把握的海上決戰。

可以說,傑利科的處境極為兇險。

對德意志第二帝國來說,不會因為艦隊留在港口裡而迅速戰敗,英國卻會因為艦隊無法出戰而戰敗。

歷史上,英國就曾經因此遭遇滅國之險。

任何一名皇家海軍將領都知道,當初荷蘭艦隊殺入泰晤士河的那段歷史,並且將其視為英國的國恥。

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如法炮製,英國還有希望反敗為勝嗎?

在風帆時代,海戰主要依靠官兵素質,尚有反敗為勝的機會。可是在工業時代,海戰更多的倚重於戰艦的效能,而這又由一個國家的工業實力決定。英國的工業實力已經被德意志第二帝國超越,英國皇家海軍要想在實力不如對手的情況下反敗為勝,不但不可能,也根本辦不到。

綜合這些因素,傑利科堅決主張避戰。

問題是,在其他人眼裡,避戰並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別的不說,在政治上,英國皇家海軍就不能避戰。原因很簡單,法國已經露出了戰敗的跡象,正在不斷的向英國政府施壓,要求英國增派遠徵軍,承擔起主要作戰任務。如果英國皇家海軍避戰,被德意志第二帝國公海艦隊掌握了北海的制海權,那麼英國就不可能把遠徵軍送到歐洲大陸上去。雖然英國遠徵軍在西線發揮的作用非常有限,但是沒有遠徵軍在精神上的鼓舞,法國肯定會在年內戰敗。

顯然,只要公海艦隊進入北海,邱吉爾就不會讓傑利科呆在港口裡面。

在傑利科看來,如果此時出戰,等於自投羅網。

也就在傑利科一籌莫展的時候,戰局發生了戲劇性的變法。俄軍攻打東普魯士,德軍在東線節節敗退,迫使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不得不首先消除後顧之憂,也就沒有辦法在北海上挑戰英國皇家海軍。

這樣一來,大艦隊受到的挑戰就減弱了許多。

按照傑利科的判斷,在東普魯士的戰鬥結束之前,公海艦隊得把重點放在波羅的海,暫時不會進入北海。

只是,好景不長。

傑利科還沒放鬆下來,就收到了訊息,公海艦隊的戰列巡洋艦分隊已經升火,隨時有可能離開威廉港。

九月三日夜間,傑利科被電話從床上叫了起來。

傑利科的擔憂變成了現實,公海艦隊的戰列巡洋艦分隊已經離開了威廉港,進入了赫爾戈蘭灣。雖然有情報表明,公海艦隊的兩支戰列艦分隊正在前往芬蘭灣,另外一支戰列艦編隊也將前往芬蘭灣,但是公海艦隊把戰列巡洋艦分隊派出來,絕不僅僅是試探一下對手,而是有更加重要的目的。

很容易想到,這支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