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7頁

正是如此,英國皇家海軍才要著重強調進攻。

顯然,貝蒂就是一個正面教育材料。透過讓貝蒂保留職務,英國皇家海軍向所有官兵說明瞭一點,即皇家海軍不會避而不戰。

當時,首先認清這一點的,就是海軍大臣邱吉爾。

事實上,也正是他竭力主張,皇家海軍才沒有重懲貝蒂,反而以作戰勇猛為名,保留了他的職務。

在邱吉爾看來,只有積極面對挑戰,皇家海軍才能戰勝對手。

別說避戰,任何避戰的思想,都有百害而無一益。

這下,新的問題出來了。

那就是,怎麼打?

可以說,皇家海軍的處境比帝國海軍糟糕得多。

當時,皇家海軍除了在設得蘭海戰中吃了大苦頭,還面臨著其他挑戰。比如,由斯佩伯爵率領的帝國遠東艦隊已經在西太平洋上幹掉了十多艘英國船隻,而由&ldo;澳大利亞&rdo;號為首的澳洲艦隊仍然沒有抓住斯佩的尾巴。甚至有傳言,斯佩已經進入印度洋。果真如此,那麼英國的後院就別想安寧了。

在南大西洋上,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襲擊艦也給英國皇家海軍製造了很多麻煩。

可以說,英國皇家海軍的處境就是屋漏偏逢陰雨天。

回到本土,傑利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求加強大艦隊,特別是把那些用來搜尋襲擊艦的戰列巡洋艦派回來。

在傑利科看來,如果貝蒂的戰列巡洋艦分隊有更多的主力艦,設得蘭海戰的結果就會截然不同。別的不說,至少在大艦隊主力趕到之前,貝蒂不會被雷德爾擊潰,反而能死死咬住雷德爾。這樣一來,雷德爾就別想撤走,將遭到大艦隊主力的全力打擊。即便希佩爾率領的公海艦隊主力趕到,也不見得能夠擊敗大艦隊。

必須承認,傑利科的認識很有道理。

問題是,沒人可以滿足他的要求。

大戰爆發時,英國皇家海軍總共只有九艘戰列巡洋艦,雖然&ldo;虎&rdo;號已經建成,但是還沒有完成海軍驗收。除掉貝蒂手裡的四艘,&ldo;無敵&rdo;號已經前往南大西洋,&ldo;獅&rdo;號與&ldo;皇家公主&rdo;號在地中海,&ldo;澳大利亞&rdo;號與&ldo;紐西蘭&rdo;號在西太平洋與印度洋。更重要的是,這五艘戰艦都有任務在身,而且都是非常重要的任務。別說把五艘戰列巡洋艦抽調回來,哪怕只抽調一艘,也不大可能。

設得蘭海戰之後,就算把五艘戰列巡洋艦抽調回來,也於是無補。

要知道,大艦隊只剩下了&ldo;瑪麗女王&rdo;號與&ldo;不屈&rdo;號,而且這兩艘戰列巡洋艦的受損情況都十分嚴重,至少得在船塢裡呆上大半年。也就是說,英國皇家海軍只有外派的五艘戰列巡洋艦可用。北海對面,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公海艦隊裡,至少有六艘戰列巡洋艦,仍然擁有數量上的優勢。

實際情況比帳面上的對比更加糟糕。

到一九一五年,皇家海軍肯定能得到一艘戰列巡洋艦,算上修復後的&ldo;瑪麗女王&rdo;號與&ldo;不屈&rdo;號,總共有八艘。可是同期,公海艦隊也能獲得一艘戰列巡洋艦,加上修復的&ldo;毛奇&rdo;號與&ldo;馮-德-坦恩&rdo;號,總共是九艘。

很明顯,優勢依然在公海艦隊手裡。

當然,英國皇家海軍也絕非一無是處。

雖然在戰列巡洋艦的數量上,皇家海軍很難在一年半載之內超過公海艦隊,但是在至關重要的戰列艦上,英國皇家海軍依然有較為明顯的優勢。

只要稍加整頓,英國皇家海軍的主力艦數量就能大幅度超過公海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