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9頁

雖然其他五艘戰列巡洋艦的情況也不夠理想,比如&ldo;德塞利茨&rdo;號至少捱了五枚三百毫米以上的穿甲彈,即便是受損最輕的&ldo;威廉皇儲&rdo;號也捱了三枚大口徑穿甲彈,但是&ldo;皇太子&rdo;號的損傷最為嚴重。

希佩爾率領主力艦隊趕到的時候,&ldo;皇太子&rdo;號的艦首已經沉到海面之下了。

隨著希佩爾趕到,雷德爾的堅持與犧牲終於有了匯報。

對希佩爾來說,最要緊的事情就是趕緊投入戰鬥,讓雷德爾撤出來。

進入戰場前,希佩爾調整好了編隊,十七艘戰列艦以公海艦隊旗艦&ldo;國王&rdo;號為首,呈縱隊展開。觀察到傑利科的主力艦隊之後,希佩爾下令做了一個漂亮的縱隊左轉彎,以二百八十五度的航向斜著切入戰場。與此同時,雷德爾開始減速,並且在希佩爾靠近的時候進行左轉。

這套機動轉向動作,公海艦隊在以前演練過無數次。

大戰爆發前,提爾皮茨為公海艦隊制訂了一套最基本的戰術,即利用戰列巡洋艦分隊把大艦隊引入公海艦隊的伏擊圈。為此。在具體操作的時候,戰列巡洋艦分隊就得高度重視轉向脫離的時機。

這個時候,傑利科也投入了&ldo;備用兵力&rdo;,即一直沒有參戰的第四戰列艦分隊。

事實上,這個時候。主動權已經在傑利科手上了。

雖然貝蒂沒能如願以償的包抄雷德爾,在希佩爾到達之前幾乎沒有發揮作用。但是雷德爾已經在戰鬥中遭到重創,就算還有幾艘戰列巡洋艦能夠作戰,也沒有多大威脅。甚至得考慮與貝蒂交手。

顯然。如果傑利科不想打,隨時可以撤走。

問題是,這個時候,傑利科又覺得有必要打上一場了。

別忘了,他手裡有二十三艘戰列艦,而希佩爾手上只有十七艘戰列艦。更重要的是,他沒能幹掉雷德爾,甚至沒能擊沉一艘戰列巡洋艦,反而是貝蒂的戰列巡洋艦分隊在此之前遭到重創。如果他什麼都不做。在與希佩爾遭遇後就撤出戰鬥,那麼在回到比斯開灣之後,他肯定無法向上級交代。

顯然,傑利科必須打上一場。

確定希佩爾斜著切入戰場之後,傑利科選擇了直接交火的戰術,讓大艦隊把航向轉到二百七十五度,及與希佩爾的公海艦隊保持十度的航線夾角,從而逐步靠近,以便在緩慢接近中逐步調整火力。

必須承認,傑利科是一名很有才能的艦隊指揮官。

透過之前一個半小時的交火。傑利科已經發現了最大的問題,即英艦的主炮命中率遠不如德艦。

顯然,要想立即解決這個問題,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戰艦主炮的命中率由很多因素決定,比如官兵素質,火炮的製造工藝,瞄準方式等,而且其中任何一個因素都有可能產生決定性的影響。更重要的是,一時之間,傑利科根本不可能找出問題的根源。

傑利科能做的,就是盡最大努力提高主炮命中率。

他想到的辦法,就是逐漸與公海艦隊接近,讓炮手在戰鬥中自行摸索。

當然,他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了。如果直接沖向公海艦隊,即便不考慮佇列問題,在近距離炮戰中,因為命中率不如德艦,大艦隊的主力艦數量優勢就將被抵消掉,從而失去取勝的機會。

問題是,遠戰就一定對大艦隊有利嗎?

事實上,更喜歡遠戰的不是傑利科,而是希佩爾。

大戰爆發前,帝國海軍的主力艦進行了一次大範圍的深度改造,幾乎所有艦齡在十年以上的主力艦都接受了改造。最初的時候,提爾皮茨堅持了馮承乾的原則,即採用口徑更大的主炮來提高火力強度。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