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9頁

當然,國家沒有這樣的意識,但是統鼻國家的權利集團有這樣的意識。

這種意識,最終必然轉化為行動。

由此可見,挪威海戰最為重大的意義,就是讓更多的國家認識到,強大的日不落帝國不見得能夠打贏這場席捲了整個歐洲,乃至大半個世界的戰爭,而新興的德意志第二帝國很有可能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這也正是馮承乾想要達到的目的。

可以說,馮承乾策劃…的每一次海戰,都瞄準了英國的根基、也是英國致命的&ldo;阿喀留斯之踵&rdo;

帝國海軍取得的每一次勝利,都意味著日不落帝國又每衰落走近了一步。!。

第一百三十章 間接影響

在軍事上,挪威海戰的影響也不小。

最重要的間接影響,就是讓英國當局放棄了在地中海開闢新戰場的想法。五月底,近四十萬英法聯軍到達埃及,而沒有像英國當局規劃

的那樣,在希臘的薩諾尼卡、或者是達達尼爾海峽開闢新戰場。

雖然四十萬大軍,足以穩住中東戰局,確保蘇伊士運河在英國手裡,但是卻沒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比如向奧斯曼帝國施加壓力,迫使奧斯曼帝國在其他戰線上撤兵,以減輕盟友的負擔。

要知道,此時奧斯曼帝國把重點放在了高加索地區。

隨著羅馬尼亞參戰,加上保加利亞傾向於軸心國集團,奧斯曼帝國除了在中東地區向蘇伊士運河挺進之外,把大部隊放在了黑海東岸,與俄國爭奪爭奪高加索地區,奪回被俄國侵佔的領土。

雖然奧斯曼軍隊的戰鬥力也不怎麼樣,甚至不如俄軍,但是對於已經千瘡百孔的俄國來說,這一點點壓力也足夠使其陣腳大亂,更成為引發內亂的導火索。六月上旬,俄國國內就發生了數十起暴動。

最嚴重的一次暴動發生在六月七日,聖彼得堡的數十萬工人因工資太低,已經無法維持生計,進行總罷工。俄國當局沒有進行安撫,而是出動哥薩克騎兵,對進行遊行示威的工人進行鎮壓。很快,鎮壓行動就演變成了流血衝突。成百上千的工人倒在了哥薩克騎兵的槍口之下,還有更多的平民遭殃。可惜的是,鎮壓並沒收到應有的效果。接下來三日,俄國各大城市都出現了動員,越來越多的工人與民眾走上街頭表達對俄當局的不滿,要求儘快結束戰爭行動。

內亂,影響到了前線俄軍。

雖然沒有確切的統計資料,但是在近千萬俄軍中,至少有一百萬當了逃兵、或者正準備當逃兵。整個六月前線俄軍軍官的主要任務不是如何策劃與敵人作戰,而是如何防止手下計程車兵逃跑。別說普通步兵,就連精銳的哥薩克騎兵中都出現了不少逃兵,甚至有一些主動向戰線對面的德軍投降。

這樣的俄軍,還能打嗎?

更重要的是,魯登道夫已經策劃好了下一輪進攻行動,並且在東線集結了將近一百個師的大軍。奧匈帝國方面康拉德也在西里西亞地區集結了一百多個師,準備配合德軍攻入俄國境內。

即便是剛剛參戰的羅馬尼亞都動員了近六十個師的兵力隨時聽候魯登道夫的排程與差遣。

魯登道夫沒有在六月發動進攻,與保加利亞有很大的關係。

按照德皇的旨意,如果保加利亞在六月的最後一天依然沒有參戰那麼東線德軍將首先與羅軍攻打保加利亞,剷除這個潛在的隱患,然後揮師北上,聯合奧匈帝國,一同向俄羅斯的烏克蘭地區進軍。

也就是說當時魯登道夫手裡有兩套作戰計劃。

所幸的是,六月三十日,保加利亞接受了帝國開出的條件,並且在當天下午正式向英法俄宣戰。

兩天之後,即七月二日,魯登道夫在東線發動了代號&l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