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4頁

俄國退出戰爭,可以說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關鍵轉折點。

訊息傳來之後,德意志第二帝國舉國歡騰,因為能夠在一年多內擊敗俄國,絕對是一個了不起的勝利。

十一月十二日,德皇下詔,全國放假一天,並且為所有國民增發一個星期的配給。

當天,魯登道夫正式成為西線德軍總司令,霍夫曼接任東線德軍總司令的職務,負責對俄善後工作。

這一天,馮承乾也得到了嘉獎。

因為在對俄談判中做出重大貢獻,最大限度的捍衛了帝國利益,為帝國開創了一個難得的和平局面,所以德皇特意授予馮承乾大公爵爵位,同時晉升馮承乾為帝國海軍上將,兼任公海艦隊司令。

這道詔書,讓馮承乾有點措手不及。

隨後,他才知道,希佩爾也收到了新的任命,接替提爾皮茨擔任帝國海軍司令,而提爾皮茨僅擔任帝國海軍戰爭大臣。

不管怎麼說,德皇的安排還算妥當。

後來,馮承乾才知道,是提爾皮茨主動向德皇提出了這樣的建議,從而讓馮承乾能夠指揮公海艦隊作戰。

戰爭還沒結束,帝國海軍的壓力並沒減輕,所以需要馮承乾留在帝國海軍。

在德意志第二帝國舉國歡慶的時候,戰線的對面,英法的情況就不這麼樂觀了。俄國在開戰一年多後戰敗,讓很多英法民眾認識到,別說擊敗德意志第二帝國,能否避免俄國那樣的下場都是個問題。

俄國戰敗之後,英法還有勝算嗎?!。

第一百三十三章 生死關頭

俄國戰敗,把英法逼入了絕境。

十一月三十日,英國下議院以全票贊成,透過了首相博納一勞提交的強制徵兵法案,要求所有適齡英國公民服兵役。次日,英國下議員以絕對多數票,透過了海軍的戰時戰艦建造規劃法,把一九一六年的海軍軍費由原先訂下的十二億英榜提高到二十四億英榜,新增十艘主力艦的訂單。十二月,英國下議院還透過了一項決議,即要求所有自治領必須全力協助宗主國。

可以說,到這個時候,英國才算真正進入了戰爭狀態。

問題是,現在才開始動員,未免也太遲了一些。別的不說,就算在一九一六年追加建造了十艘主力艦,最快也要到一九一八年底、甚至是一九一九年才能建成服役,根本趕不上最關鍵的時期。

與英國一樣,法國也在十一月與十二月透過了多項與戰爭有關的法案。

只是,法固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即在一九一五年底採取的任何措施,都難以在數個月內收到成效。

已經有足夠多的跡象表明,接下來的幾個月將決定歐戰的勝敗。

別的不說,德意志第二帝國絕對不會給英法太多的時間,肯定會在一九一六年上半年發動一場大規模戰略進攻。更重要的是,在得到來自東線的援軍之後,德軍在西線將獲得足夠明顯的兵力優勢。如果英法聯軍無法在一九一六年上半年頂住德軍,那麼法國肯定會在一九一六年戰敗。

法國戰敗了,英國還有得打嗎?

如累德意志第二帝國只有一支強大的陸軍,英國還沒有必要擔心什麼,因為英吉利海峽足以當住所有來自陸地上的敵人。問題是,現在的德意志第二帝國不但擁有整個歐洲、乃至全世界最強悍的陸軍,還擁有一支不亞於英國的海軍。在這支強大海軍的支援下,狹窄的英吉利海峽就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鴻溝了。

可以說,只要法國在一九一六年戰敗,英國最多再堅持一年。

相反,即便法國最終戰敗,但是隻要堅持到一九一七年、最好是一九一八年,等到英國的戰爭政策開始發揮作用,那麼英國至少能夠確保在海洋戰場上擊敗對手,從而避免被德意志第二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