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9頁

現在的局面,又要求法國繼續徵兵。

說白了,如果沒能徵召到更多的兵力,法軍肯定守不住巴黎。

事實上,在美國正式宣佈參戰之後,軍火已經不是問題。僅在九月份,美國就為法國提供了五十萬支步槍與三萬挺機槍,還提供了大量的火炮與炮彈,至於其他軍需品,更是數不勝數。

美國沒有提供的,也就只有作戰部隊了,而法國最需要的就是作戰部隊。

當然,黑格的保證,也不見得能夠兌現。

原因很簡單,英國也承受了極大的戰爭傷亡,還承擔起了很多生產任務,剩餘的可徵召兵力並不多。雖然英國有很多自治領,比如加拿大、澳大利亞與紐西蘭還有較為充足的人力資源,但是這些自治領的出兵意願都不是很強烈,而且沒有實行強制徵兵,可提供的兵力並不多。

即便黑格答應增兵五十萬,也絕對不是在一兩個月內能夠辦到的事情。

再過一兩個月,法國還存在嗎?

以前線戰況來看,只要戰局沒有決定性轉變,德軍將在一個月內攻到巴黎城外,在再個月內攻佔巴黎。

法國已經沒有多少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了。

黑格還在跟福熙討論的時候,英國宴家海軍就採取了行動,即把所有能夠到遠洋上航行的艦艇都派了出去,搜尋公海艦隊。

隨即,英國皇家海軍制訂了一份追擊公海艦隊的作戰計劃。

在這份計劃…中,並沒有要求英美艦隊會合,因為首要目的不是殲滅公海艦隊,而是把公海艦隊趕出北大西洋,確保北大西洋航線暢通無阻,讓美國向法國派兵,所以不需要集中兵力行動,甚至不需要與公海艦隊決戰。

按照安排,英國皇家海軍將負責搜尋公海艦隊,而美國大西洋艦隊則負責掩護運兵船。如果一切順利,美國將在十月二十日派出運兵船,在其大西洋艦隊的掩護下前往歐洲。在到達北大西洋中線以東海域時,與大艦隊會合,然後一同前往英國。

看上去,這份計劃…天衣無縫,實際上,卻有一個致命缺陷。

美國大西洋艦隊擁有兩艘&ldo;紐約&rdo;級、兩艘&ldo;內華達&rdo;級與兩艘&ldo;懷俄明&rdo;級,總共六艘戰列艦。單純從主力艦來看,美國大西洋艦隊不比公海艦隊差,因為這六艘主力艦都是貨真價實的戰列艦,特別是兩艘&ldo;懷俄明&rdo;級,各有十二門十四英寸主炮,除了速度較慢,在火力與防護上都超過了德艦。問題是,在這支艦隊裡,沒有用於追擊的快速戰艦,就連輕巡洋艦也只有八艘。

顯然,這不是一支適合執行護航任務的艦隊。

事實上,在一開始,美國大西洋艦隊的主要任務就不是護航,而是去大西洋對岸,加入英國皇家海軍的大艦隊,增強對北海的控制力度,對德意志第二帝國進行更加全面、更加有效的戰略封鎖。

以當時的情況,英國皇家海軍完全應該主動一點,即派大艦隊前往大西洋對岸。

英國皇家海軍沒有這麼做,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讓大艦隊去美國掩護運兵船,那麼運兵船的出發時間就得延遲五天以上,因為大艦隊至少需要一週才能橫渡大西洋,而運兵船最多在大艦隊到達前兩天出發,才能在百慕達群島附近會合。二是英國皇家海軍仍然希望找到公海艦隊,並且在公海艦隊對運兵船構成威脅之前打一場決戰,從根本上消除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構成的威脅。

問題是,馮承乾會與大艦隊決戰嗎?

要知道,他的首要任務就是阻止美國向歐洲派兵。

十月十五日,馮承乾收到訊息,得知美國將按照計劃派遣地面部隊,而且之前出發的大西洋艦隊留在了百慕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