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7頁

英艦轉向,馮承乾立即猜出了漢密爾頓的意圖。

問題是,在他後方,並沒有十二艘戰列艦。要知道,在夜間,主力編隊已經跑到高速追擊編隊前面去了。

馮承乾也別無選擇,必須把航向掉轉一百八十度。

這個時候,馮承乾也遇到了選擇上的難題,而且同樣是轉向問題。

如果向左轉,肯定會近一步縮短交戰距離,而向右轉,則會拉開交戰距離。那麼,哪種情況對德艦更有利呢?

馮承乾沒有遲疑,立即選擇了右轉,而且以最小半徑轉向。

當然,這不是某一艘戰艦的最小轉向半徑,而是艦隊的最小轉向半徑。也就是說,以艦隊裡最小轉向半徑最大的那艘戰艦為準,即以&ldo;德夫林格&rdo;號與&ldo;呂佐&rdo;號的轉向半徑為基準進行轉向。

&ldo;德夫林格&rdo;號與&ldo;呂佐&rdo;號在建造的時候,馮承乾還沒有回到帝國海軍。這兩艘戰列巡洋艦採用了與&ldo;毛奇&rdo;級類似的雙舵,而實踐證明,舵效並不高。三號艦,即&ldo;興登堡&rdo;號在建造的時候,馮承乾回到了帝國海軍,並且更改了設計,採用面積更大的單舵,舵效大大提高。四艘&ldo;拜仁&rdo;級在最初,也打算採用雙舵,只是建造進度稍慢,所以在建造過程中改成了單舵。

完成轉向後,兩支艦隊的間距擴大到了二萬一千米左右。

這個時候,馮承乾做了一個巧妙的戰術安排。打頭陣的四艘&ldo;拜仁…級把航向向右偏了大約五度,

逐步與英艦縮短距離,而後面的三艘&ldo;德夫林格&rdo;級戰列巡洋艦則保持轉向後的航向,與英艦保持距離。

隨即,馮承乾下達了交戰命令。

&ldo;拜仁&rdo;號與&ldo;巴登&rdo;號集中炮火打擊最前面的&ldo;巴哈姆&rdo;號,

&ldo;薩克森&rdo;號對付&ldo;勇士&rdo;號&ldo;符騰堡&rdo;號對付&ldo;馬來亞&rdo;號。後面,則是三艘戰列巡洋艦各自對付三艘英國的戰列巡洋艦。

這個交戰順序表明,馮承乾把賭注全部壓在了兩艘先服役的&ldo;拜仁&rdo;級戰列艦上。

&ldo;薩克森&rdo;號與&ldo;符騰堡&rdo;號剛服役,沒有參加過實戰,雖然接受了高強度訓練,但是官兵的素質肯定不如前兩艘姊妹艦,因此在與英艦交戰的時候,即便不落下風,也佔不到多大便宜。

如果能夠幹掉漢密爾頓的旗艦,勝利也就十拿九穩了。

至於後面戰列巡洋艦與戰列巡洋艦之間的對決,因為保持好了交戰距離,所以三艘德艦應該能夠喜持好一陣。再說了,三艘英國皇家海軍的戰列巡洋艦也沒有經歷戰火考驗,表現如何還未知呢。

七點五十五分,高速追擊艦隊完成轉向。

十分鐘後&ldo;拜仁&rdo;號以二十四節的航速,與&ldo;巴哈姆&rdo;號拉平,隨即進行了轉向之後的第一輪齊射。

在七艘德艦、甚至可以說在雙方的十三艘主力艦中&ldo;拜仁&rdo;號的戰鬥力絕對第一。

要知道,這艘戰列艦在服役之後,參加了兩次大規模海戰,取得了擊沉與重創多艘英美主力艦的戰果。相對而言,除了&ldo;巴登&rdo;號參加過一次海戰之外,雙方的其他十一艘主力艦都是第一次上戰場。

戰鬥再次打響&ldo;拜仁&rdo;號立即用行動證明瞭自身的實力。

八點過七分,第三輪齊射時&ldo;拜仁&rdo;號取得了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