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2頁

這種植根於國民靈魂深處的仇恨,正是推動日本向中國開戰的主要原因。

事實上,這也是日本軍國主義集團生根發芽的土壤。

在被仇恨矇蔽了雙眼之後,日本從上到下,沒有任何人認識到,戰爭帶給日本的絕對不是繁榮與富強,而是毀滅。

當然,這種認識,也與日本崛起時的兩場對外戰爭有關,即日清戰爭與日俄戰爭。

正是這兩場戰爭,幫助日本在短短二十年內,完成了西方列強需要用兩百年才能完成的原始積累,為發展壯大打下了基礎。結果就是,幾乎所有日本人,特別是日本軍人,都認為只有透過戰爭對外掠奪與侵佔,日本才能發展壯大,也才能夠繁榮與富強,成為擲地有聲的世界大國。

錯誤的認識,加上極端的方式方法,日本不可避免的要在傾國豪賭中輸掉在賭桌上贏來的一切。

第一百零五章 不抱希望

第一百零五章

不抱希望

收到登陸艦隊發回來的戰報,馮承乾也鬆了口氣。

雖然在把艦隊交給魯志剛與李向龍的時候,馮承乾說了很多鼓舞的話,對他們表示絕對信任,但是馮承乾心裡非常清楚,魯志剛的才華相當有限,李向龍又沒有指揮艦隊作戰的經驗,也就不免為兩人捏了一把汗。

更重要的是,西太平洋艦隊是中國海軍的所有家當。

可以說,如果這場海戰打輸了,中國海軍將喪失迅速擊敗日本海軍的希望,甚至會因此失去打贏這場戰爭的希望。

馮承乾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場勝利,而是一場完勝。

因為西太平洋艦隊還沒有發回戰報,所以馮承乾也未免有點擔心。

在馮承乾看來,隨著日本海軍覆滅,除非美國當局打算放棄主宰戰後世界的機會,不然就會加快參戰的步伐。

說得簡單一些,此次大戰之後,絕對不會出現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局面。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時候,美國之所以能夠以協約國集團成員身份獲得與德意志第二帝國平起平坐的地位,甚至能夠讓英國的海權得到承認,除了德意志第二帝國也在戰爭中遭受了慘重損失之外,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即軸心國集團的另外兩個主要成員,即奧匈帝國與奧斯曼帝國都在大戰結束前分崩離析,德意志第二帝國是軸心國集團中僅存的一個大國,也就難以在柏林和會上壓制住美國。

顯然,現在的情況就不一樣了。

在同盟國集團中,除了德意志第二帝國之外,還有國力同樣強大的中國。如果以綜合國力為準,並且加大資源、人口、國土面積等要素的分量,那麼中國的綜合國力甚至在德意志第二帝國之上。別的不說,中國有四億人口,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而且已有近兩億的城市居民,以及一支規模在億級的產業工人大軍,而德意志第二帝國的人口總量多沒有中國工人的數量多。

事實上,當時中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億級工人的國家。

雖然在大戰爆發前,中國的工業生產效率不如其他強國,而且工業勞動力所佔比例也低了許多,但是誰也不能否認,在大戰期間,中國恐怕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不會出現勞動力欠缺的國家。

要知道,即便是美國,在大戰期間也沒有足夠的勞動力。

誰都能想到,中國與德意志第二帝國聯手打敗了所有敵對國家之後,絕對不會允許美國染指戰後的國際秩序。甚至可以說,如果美國依然像仿效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做法,那麼中德肯定會向美國宣戰。

顯然,美國不可能在不流血的情況下,成為戰後的主要國家。

事實上,這也是美國國內精英人士的普遍認識。

大戰爆發前,美國當局就有一個較為明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