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06頁

顯然,把&ldo;霧島&rdo;號修復後加以利用,基本上是得不償失。

結果就是,在最初半年裡,&ldo;霧島&rdo;號一直停靠在那霸港,只進行了一些簡單維修,比如堵上艦體上的漏洞等等。

直到日本戰敗後,馮承乾才採納了國會議員的提議,由民間出資修復&ldo;霧島&rdo;號,然後把這艘戰艦改造成海軍博物館。只是在安置地點上出現了問題,最後因為浙江商會主動承擔了全部修復與改造費用,&ldo;霧島&rdo;號才被拖到寧波港,並且改造成了永久性海軍博物館,以此警示後人。

當然,&ldo;霧島&rdo;號改造成海軍博物館是大戰結束之後的事情。

大戰期間,馮承乾也想過改造&ldo;霧島&rdo;號。比如換上國產的動力系統與主炮,將其改造成以防空為主的快速戰列艦。特別是在一九四二年,即中國海軍打得最為艱難的時候,海軍司令部甚至制訂出了改造方案。只是,馮承乾最後還是放棄了改造的想法,主要還是工程量太大,改造還不如建造防空巡洋艦划算。

三月二十日,中國陸軍殲滅了鹿兒島的最後一股日軍。

到此,九州島會戰的結局已經無法更改。雖然日軍依然控制著包括長崎在內的九州島北部地區,但是中國陸軍已經在九州島上站穩腳跟,而且獲得了至關重要的港口,佔領整個九州島只是時間上的事情。

第一百二十五章 參戰前談判

第一百二十五章

參戰前談判

&ldo;南本州島海戰&rdo;之後,日本戰敗已成定局。

三月二十一日,在鹿兒島被中國軍隊攻佔的第二天,美國總統羅斯福在白宮召開了包括國會主要議員參與的高層決策會議。羅斯福明確提到,如果美國依然置身戰場之外,不但日本將不可避免的在一九四一年戰敗,紅俄也會在下一個冬季到來之前喪失勝利的希望,甚至連英國都有可能迅速戰敗。

當時,美國當局已經獲取情報,知道中國準備為德意志第二帝國提供重型轟炸機。

羅斯福的意思很明確:美國是西方自由世界的最後堡壘,也是西方自由與民主制度的最後捍衛者,如果美國不能立即參戰,那麼所有自由與民主國家都將在這場戰爭中淪陷,而美國也就不可能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此外,羅斯福還提到了一點,即戰爭不會在日本與英國終結。

按照他的說法,中國在戰勝了日本、德意志第二帝國在戰勝了英國之後,並且聯手擊敗紅俄之後,肯定會向美國開戰,美國並不是世外桃源,而美國要想免於入侵,就得趕在日本與英國戰敗之前參戰。

對此,參會的國會代表都持贊同態度。

問題是,美國民眾並不這麼想,至少絕大部分美國民眾都相信,美國依然遠離戰火,依然十分安全。

羅斯福、以及那些主戰派議員能做的,就是在國會獲得支援。

這次會議的直接結果就是,美國聯邦國會在三月底,透過了由羅斯福提交的《戰時租借法案》,即允許聯邦政府把封存的過剩軍事物資與武器裝備,以租借的方式提供給交戰中的某一方。

四月一日,英國就正式與美國簽署了租借協議,租用了七十艘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的驅逐艦。

兩天後,日本也與美國簽署了租借協議,租用了五十艘老式驅逐艦。

問題是,這有用嗎?

日本不但缺乏用於反潛的驅逐艦,更加缺少用於奪取制海權的主力戰艦。

顯然,日本不可能從美國獲得航母這樣的主力戰艦,因為&ldo;租借法&rdo;只涉及美軍封存的武器裝備,而不涉及美軍現役的武器裝備。即便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