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4頁

顯然,對雙方來說,時間同樣重要。

按照馮承乾的說法,中國要想以最小的代價打贏這場戰爭,唯一的辦法就是在美國完成了戰爭動員之前打敗美國,至少得在太平洋上打敗美國,把戰線推進到美國本土、以及大西洋上去,壓縮美軍的作戰空間,使美國在付出了慘烈代價之後,認識到擊敗中國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從而與中國講和。

事實上,吳鐵生、劉亞光與劉伯恩等人也認識到了這一點,都承認時間很寶貴。

問題是,他們都過高的估計了中國軍隊的作戰能力。

在支援南下計劃的時候,吳鐵生就提到,美國的戰爭潛力不可能一下子爆發出來,因此大陸戰爭受到的影響並不大,在中德軍隊的夾擊下,紅俄肯定會在一九四二年戰敗,到時候德軍將全力以赴的攻打英國,而美國也會全力以赴的支援英國,即德軍能在大西洋上牽制住美軍主力,消耗美國的國力,使美軍難以在太平洋投入重兵,也就不可能守住澳大利亞與夏威夷。

當然,吳鐵生要說的,就是中國軍隊還有足夠多的時間。

按照他的觀點,只要大陸戰爭在一九四二年結束,陸軍就能在澳大利亞投入三百萬以上的兵力,而在此期間,肯定能造出足夠多的船隻,海軍則能在此期間完成奪取制海權的重要使命。

可以說,吳鐵生樂觀得有點過頭了。

在他看來,到時候只要中國軍隊登上澳洲大陸,美軍就會繳械投降。

劉亞光的觀點與吳鐵生類似,而且在他看來,隨著大批重型轟炸機交付給德軍,英國也將在一九四三年投降。

當然,前提是中德聯軍在一九四二年擊敗紅俄。

此外,如果英國在一九四三年投降,那麼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就能在大西洋上牽制住美國海軍,減輕中國海軍的壓力。

更重要的是,如果美國不肯放棄英國,就會在英國投入足夠多的兵力,甚至會顛覆英國政權。這樣一來,美國更得花大力氣保住大西洋的制海權,讓德軍無法登陸英國本土,也就無法直接挑戰美國。

至於劉伯恩,即便他的觀點保守一些,也仍然相信勝利將很快到來。

當時,劉伯恩認為,紅俄在一九四三年投降的可能性比較大,畢竟一九四一年的夏季已經過去了,而紅俄的秋季非常短暫,冬季即將到來。顯然,德軍不大可能在冬季到來之前進軍莫斯科。這樣一來,就得把攻打莫斯科的時間推遲到一九四二年,而紅俄則獲得了好幾個月的寶貴時間。考慮到紅俄不見得會在莫斯科淪陷後投降,所以中德聯軍仍然得在一九四三年為會師努力。

也就是說,紅俄要到最後一刻,才會投降,而這很有可能是一九四三年。

問題是,在劉伯恩看來,就算紅俄不在一九四二年投降,到一九四二年底,紅俄也沒有什麼戰鬥力了。也就是說,到時候中國陸軍可以適當的從大陸戰場上抽調兵力去攻打澳大利亞。

由此可見,當時除了馮承乾,其他人都認為能在一九四二年底、甚至是一九四二年下半年攻打澳大利亞。如此一來,就得在此之前為攻打澳大利亞鋪平道路,比如攻佔至關重要的索羅門群島。

從時間上看,在一九四一年底就必須攻佔索羅門群島。

原因很簡單,原本是德意志第二帝國殖民地的索羅門群島本來就是一座人跡罕至、甚至沒有多少常住人口的群島。更要命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索羅門群島在名義上取得獨立,而實際上卻由日本控制。在一九三三年之後,日本基本上沒有在索羅門群島投資,因為日本的主要敵人已經由美國轉變成中國,而索羅門群島在中日戰爭中根本沒有價值。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索羅門群島上的基礎設施十分落後,只有布甘維爾島上有軍事基地,而且規模非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