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5頁

當然,真正的致命傷,在&ldo;列剋星敦&rdo;號自身結構上。

最初,&ldo;列剋星敦&rdo;號是做為戰列巡洋艦設計的,只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ldo;華盛頓條約&rdo;對主力艦做出了嚴格限制,而當時&ldo;列剋星敦&rdo;號與&ldo;薩拉託加&rdo;號的艦體已經完成了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建造量,所以美國海軍沒有拆毀這兩艘戰艦,而是臨時改造成了艦隊航母。

事實上,也只有由主力艦改造而來的艦隊航母,才能達到四萬噸的排水量。

在大戰初期,所有新建的艦隊航母的排水量都在三萬噸以內。

巨大的排水量,賦予&ldo;列剋星敦&rdo;號很強的航空作戰能力。初期,&ldo;列剋星敦&rdo;號上甚至有八門八英寸艦炮。

只是,做為戰列巡洋艦設計的基本結構,存在致命缺陷。

這就是,在戰列巡洋艦上,根本不需要考慮設定太大的航空燃油庫,而艦隊航母必須有足夠大的航空燃油庫。

當時,航空燃油就是汽油。

因為汽油極易揮發,而且聚集的油氣很容易爆炸,所以在新建的航母上,航空燃油庫都置於最安全的地方,一般在艦體水線以下部位,且四周都有多層甲板與隔板保護。在&ldo;列剋星敦&rdo;號上,因為艦體內部空間都被佔用,所以航空燃油庫只能設在飛行甲板下方,僅得到了兩層甲板保護。

顯然,這是一個極大的安全隱患,甚至可以說是致命缺陷。

!

第一百五十五章 得手

事實上,美軍早就發現了&ldo;列剋星敦&rdo;級航母的缺陷,並且設法做了彌補。在建成的時候,&ldo;列剋星敦&rdo;級是唯一同時安裝了飛行甲板裝甲與機庫甲板裝甲的艦隊航母,其水平防護強度超過了同時期的戰列艦。如此厚實的水平裝甲,就是為了保護置於機庫甲板下方的航空燃油庫。

只是,一些結構上的缺陷,根本就沒有辦法彌補。

比如,&ldo;列剋星敦&rdo;級採用的是封閉式機庫,即機庫四周由裝甲保護。雖然這能夠極大的提高航母的防護能力,但是實戰證明,航母的防護應該集中在水平裝甲水下部位,在水上部位沒有必要敷設太厚的裝甲。封閉式機庫,最大的問題就是過於封閉,如果燃油庫受損導致燃油溢位,聚集在機庫裡的油氣就很容易被引爆。在太平洋戰場上,只有&ldo;列剋星敦&rdo;級採用了封閉式機庫。

遭到攻擊後大約十五分鐘,&ldo;列剋星敦&rdo;號上發生了大爆炸。

引發大爆炸的,就是從航空燃油庫裡洩露出來的航空汽油在機庫裡揮發成油氣。

當時,&ldo;列剋星敦&rdo;號的機庫甲板並沒被炸穿,只是被炸得變形,但是直接導致下方的航空燃油庫變形,從而使航空汽油洩露。受機庫的結構限制,揮發的油氣沒有能夠及時排出去,在機庫內聚集。

引發大爆炸的具體原因不明,很有可能是損管人員操作不當導致。

根據美軍倖存人員回憶,在發生大爆炸之前,航母上的大火已經被撲滅了,損管人員正在努力修復受損的飛行甲板,控制損傷範圍。當時,損管人員肯定在清理爆炸現場,也就有可能使用了一些特種工具。比如高溫氧氣切割機、電焊等等,而這些都有可能引爆聚集在機庫裡的油氣。

猛烈的爆炸,直接拋飛了&ldo;列剋星敦&rdo;號的飛行甲板,甚至炸掉了半個艦島。

弗萊徹非常幸運,在空襲結束之後,他就去了附近的巡洋艦,沒有留在航母上,不然他肯定在陣亡名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