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61頁

如果在接下來的半個小時之內,偵察機發回報告,而且參與攻擊的轟炸機與攻擊機已經在飛行甲板上待命,那麼西南太平洋艦隊的攻擊機群就能趕在美軍的第二

o攻擊到來之前出發。

要是偵察機能早一點發回訊息,甚至還能增派一批防空戰鬥機。

七點五十分,李向龍終於等到了偵察機的報告。

編號七的偵察機在艦隊西北方向上,發現了由四艘航母為核心的美軍艦隊,並且看到了正在升空的艦載機。

問題是,攻擊機群還沒有做好出發準備。

顧祝同沒有管那麼多,而是讓已經送到飛行甲板上的戰鬥機提前升空。

這次,所有戰鬥機都裝滿了燃油,在執行護航任務時,作戰半徑超過了七百公里,並且還有十五分鐘的餘油。

當時,西南太平洋艦隊總共出動了六十架戰鬥機,也就是每艘航母出動十二架。

按照顧祝同的安排,這些戰鬥機分成了兩個編隊。首先起飛的四十架&ldo;海鷹&rdo;並不參與護航行動,而是執行攻勢防空任務。

顯然,這也是中國海軍在實戰中總結出來的戰術。

傳統的防空戰術都極為被動,即防空戰鬥機只能在艦隊附近活動,在戰艦的引導下去攔截來襲敵機。雖然在與日本艦隊作戰的時候,這套戰術被證明是有效的,但是被動的防禦作戰,很難把戰鬥機的價值完全發揮出來。為此,中國海軍開始摸索新的防空戰術,而最重要的就是攻勢防空。

說簡單一些,攻勢防空就是把防空圈擴大到艦隊之外。

當然,要想採用攻勢防空戰術,得有一個前提條件,即要讓配備了對空警戒與搜尋雷達的戰艦前出到防空作戰方向上,指揮戰鬥機作戰。如果僅憑飛行員的肉眼來搜尋敵機,那麼攻勢防空作戰就沒有任何意義。道理也很簡單,飛行員的目視距離不會太遠,即便知道敵機到來的大致方向,也很難找到敵機。為了找到敵機,防空戰鬥機就得分散活動,也就無法在敵機突擊方向上集中全部力量。只有在雷達的引導下,防空戰鬥機才能準確知道敵機的來襲方向。

也正說如此,中國海軍才為輕巡洋艦配備了雷達。

如果不是驅逐艦的噸位太小,而且沒有安裝雷達的多餘空間,恐怕中國海軍還會為驅逐艦安裝雷達。

也正是有了足夠多的戰艦配備了雷達,所以中國艦隊才能採用攻勢防空戰術。

按照顧祝同的判斷,美軍艦隊會全力以赴的發動第二次攻擊,而且肯定會派遣足夠多的護航戰鬥機。

這樣一來,攻勢防空就顯得很有意義了。

要知道,在防空作戰的時候,攔截敵機的距離越遠,攔截效果就越好,艦隊受到的威脅就越低。

實戰早就證明,單獨進入的轟炸機與攻擊機,很難對戰艦構成威脅。

要知道,中國海軍的防空巡洋艦,能同時攔截某個方向上來襲的兩批機群,在近距離防空中則能同時攔截四架敵機,而且擊落機率不會低於百分之八十,得到防空戰鬥機協助,攔截效率還能提高不少。

後起飛的二十架&ldo;海鷹&rdo;就是護航戰鬥機。

只是,顧祝同給這批戰鬥機的領隊飛行員下了一道命令,即在飛往美軍艦隊途中與美軍機群遭遇的話,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參與攔截作戰,即首先攻擊美軍的轟炸機與攻擊機,然後才是為友機護航。

雖然顧祝同有理由相信,在全力以赴的發起第二

o攻擊的情況下,美軍艦隊不會剩下多少防空戰鬥機,但是他更加相信,保住自己的實力,才是擊敗美軍的關鍵,因為西南太平洋艦隊還能再發動一次攻擊。

因為在第一

o攻擊中,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