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94頁

只是,英軍並不能肯定這架巡邏機就一定是被敵機擊落的。

白了,巡邏機有可能出故障,那麼巡邏機上的電臺也有可能出故障,而且同時出故障的可能性也存在。

大概在晚上八點左右,英軍出動了一架巡邏機,沿著失蹤巡邏機的航線飛行,並且飛行高度不到兩百米。如果那架巡邏機確實是出了事故,而且電臺也壞了,那麼飛行員就會用上救生艇,並且會定時點燃發光棒。在聽到飛機發出的噪聲後,飛行員還會用上訊號槍,發出求救訊號。

問題是,搜尋工作需要六個小時才能完成。

六個小時之後,也就是三十日凌晨兩點左右,英軍才初步確認,那架失蹤的巡邏機並沒有出事故,很有可能是被敵機擊落的。

大約半個小時之後,斯科特收到了孟買發來的電報。

一架巡邏機在印度南部海域上空失蹤,而且搜救飛機沒有發現失事飛機,也沒有找到生還的飛行員。

斯科特沒有假設,也沒有做出決斷。

原因很簡單,中國海軍艦載戰鬥機的作戰半徑在六百公里左右,如果執行單純的防空攔截任務,還能延長到八百公里以上。也就是說,中國艦隊完全可能派遣戰鬥機北上,製造出艦隊在靠近印度海域活動的假象,從而讓敵人做出錯誤判斷。再說了,就算中國艦隊沒有派遣戰鬥機北上,也很有可能擴大防空圈,並且在攔截了那架巡邏機之後改變航向,而此時已經航行了十多個小時了。即便以十六節的巡航速度計算,中國艦隊離擊落巡邏機的海域也有將近兩百海里。更重要的是,根本就沒有那架巡邏機是在哪裡失蹤的,而其巡邏航線長達一千公里。

根據失事巡邏機來推測中國艦隊的行蹤,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關鍵就是,這份情報來得太晚了,已經失去了其應有的價值。如果早十個小時,那還有點意義。

當然,有一點可以肯定,中國艦隊已經趕到,離馬爾地夫群島不會太遠。

這下,斯科特有點頭大了。

顯然,此時的情況與他的預料相差很大。

按照他的預測,中國艦隊應該出現在馬爾地夫群島東南方向上,遠離岸基巡邏機的搜尋範圍,因此也就沒有理由攔截在其北面活動的巡邏機。更重要的是,中國艦隊的指揮官不可能未卜先知,也就不可能知道巡邏機的飛行路線,而要讓戰鬥機在茫茫大海上找到一架巡邏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由此,斯科特可以大致斷定,中國艦隊不在群島東南方向上。

即便中國艦隊沒有靠近印度,也不會離得太遠,很有可能是在外圍巡邏的戰鬥機碰巧遇到了那架巡邏機。

如此一來,中國艦隊此時就在馬爾地夫群島東面。

算上時間差的話,那麼此時中國艦隊離馬爾地夫群島不會超過五百公里,到天亮的時候將縮短到三百公里左右。

問題上,這些都是斯科特的推測。

此外,連斯科特也不敢肯定這一推測。

白了,斯科特根本不可能根據這些非常有限的情報,準確判斷出中國艦隊的行蹤,而他手裡的艦載機,根本不可能進行大範圍搜尋。也就是說,在沒有確定中國艦隊大致行蹤的情況下,找到中國艦隊的機會並不大。相反,中國艦隊指揮官卻能夠大致確定第二印度洋艦隊的活動範圍,也就能夠合理安排偵察機。即便這個範圍足夠大,中國艦隊首先找到第二印度洋艦隊的機率都高得多。

斯科特首先想到的就是撤退。

只是,他又很不甘心。要知道,只要能夠大致確定中國艦隊的活動範圍,哪怕只知道一條大概的航線也有很大的把握找到首先中國艦隊,並且搶先發起攻擊,一舉奪得印度洋的制海權。

從不猶豫的斯科特,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