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11頁

航母只是搭載記載機的平臺,而平臺的作業效率,直接決定了艦載航空兵的戰鬥力。

對此,中國海軍已經有極為深刻的認識了。要知道,在馬爾地夫海戰之前,中國海軍就開始限制艦載航空兵聯隊的規模。比如,&ldo;唐太宗&rdo;級在理論上可以搭載五個中隊,而實際搭載量只有四個中隊,即減少了一個中隊。透過減少一個中隊,&ldo;唐太宗&rdo;級的航空作業效率提高了百分之三十以上。也就是說,在搭載更少的艦載機的情況下,&ldo;唐太宗&rdo;級的航空作戰能力反而提高了百分之十以上。

到了大戰後期,中國海軍剩下的幾艘&ldo;秦始皇&rdo;級甚至把艦載機的數量壓縮到了六十架左右。當然,這時候的&ldo;秦始皇&rdo;級已經不再用於艦隊作戰了,其主要職能是為登陸部隊提供空中支援。

直到馬爾地夫海戰之後,美軍才認清了這個問題。

結果就是,美國海軍降低了&ldo;埃塞克斯&rdo;級的載機量,其標準搭載仍然是四個中隊,且每個中隊的戰機數量在二十架左右。也就是說,&ldo;埃塞克斯&rdo;級在大部分時候,其載機量只有極限能力的百分之八十左右。透過減少載機數量,&ldo;埃塞克斯&rdo;級的航空作戰能力不但沒有降低,反而提高了很大一截。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對英國皇家海軍來說,這場海戰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啟示,即一向受到重視的主力艦已經不再是海戰主力。

要知道,在這場海戰中,雙方離得最近的時候,還不到兩百公里。

在以往的任何一場海戰中,這都是一個近得不能再近的距離,只要雙方的艦隊司令官不打算撤退,那麼接下來登場的就是戰列艦與戰列巡洋艦,而且艦隊決戰的最終勝負將由主力艦決定。

問題是,在這場海戰中,主力艦根本沒有發揮作用。

在整個戰鬥中,雙方的快速戰列艦都沒有相遇,而且都沒有使用過大口徑炮彈,甚至沒有機會使用其主炮。

相反,英國皇家海軍的兩艘快速戰列艦在防空作戰中表現得非常出色。

在這場海戰中,第21艦隊被擊落的三十七架艦載機中,有二十四架是被兩艘快速戰列艦上的高射炮擊落的!

此外,&ldo;唐太宗&rdo;號受損,也與第二印度洋艦隊的快速戰列艦有關。即那架撞上了&ldo;唐太宗&rdo;號艦島的戰機,就是被&ldo;約克公爵&rdo;號上的高射炮擊傷的,不然這架戰機肯定不會在降落中出事故。

事實上,在戰鬥的最關鍵時刻,也只有那兩艘快速戰列艦為航母提供了掩護。

相反,當時同樣在掩護航母的重巡洋艦根本就沒有發揮多少作用,兩艘重巡洋艦隻擊落了三架敵機。

這些都表明,曾經稱霸大洋的戰列艦,已經淪落到為艦隊航母打工的地步了。

受此影響,英國皇家海軍非常果斷的取消了&ldo;獅&rdo;級戰列艦的建造專案,而且還打算取消&ldo;前衛&rdo;級的建造工程。只是,&ldo;前衛&rdo;號已經開建,而且艦體已經完成了百分之七十的建造量,主要結構都已確定下來,如果停止建造,將會造成很大損失,也不可能對改善皇家海軍的艦隊結構提供多大幫助。結果就是,&ldo;前衛&rdo;號的後繼艦的建造全部取消,而&ldo;前衛&rdo;號被保留了下來。只是,為&ldo;前衛&rdo;級設計的雙聯裝十六英寸炮塔還沒有完成,而且單獨為這艘戰艦生產、或者是引進十六英寸艦炮都很不划算,因此皇家海軍臨時修改設計,為&ldo;前衛&rdo;號配備了雙聯裝十五英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