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21頁

不可否認,確實存在這樣的可能。

關鍵不是美國海軍還有多少可用的艦隊航母,而是進攻夏威夷群島,會遇到什麼樣的難題。

對中國海軍來說,進攻夏威夷群島最大的難題,就是空間上的跨度太大了。

從馬裡亞納群島的關島到珍珠港,航線距離差不多是四千公里。在這中間,只有威克島等幾座小島可供中國海軍利用,即便從夏威夷群島最西端的中途島到珍珠港,也有一千多公里,遠遠超過了戰術飛機的作戰半徑,而中途島到威克島的距離也有一千多公里,同樣超過了戰術飛機的作戰距離。也就是說,即便中國海軍穩步推進,攻佔進軍路線上所有可以部署航空兵的島嶼,也無法保證艦隊一直能夠得到岸基航空兵的支援與掩護,而且每一次奪島作戰都得由艦隊獨當一面。這樣一來,美軍在守衛每一座島嶼的戰鬥中,都能夠獲得偷襲中國艦隊的機會。哪怕美軍的偷襲行動以失敗為主,只要有一次獲得成功,就有可能挫敗中國海軍。

得直接一點,夏威夷群島更適合防禦。

相反,在西南太平洋戰場上,美軍就沒有這麼好的地理優勢了。

要知道,西南太平洋上的島嶼密度大得多,而且中國軍隊在攻佔了臘包爾後,一直在穩步推進,每一次進攻都在後方岸基航空兵的掩護下進行,因此艦隊在作戰的時候基本上都能得到岸基航空兵的支援與掩護,也就沒有給美軍艦隊偷襲機會,讓美軍很難獲得反敗為勝的機會。

雖然這種逐島進攻的戰術,耗費了大量時間、也使中國海軍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包括損失了一艘艦隊航母,但是卻最有效的儲存了艦隊實力,使中國海軍在艦隊規模還不是足夠大的情況下,保持著絕對兵力優勢。

正是如此,很多人都認為,尼米茲的提出的戰略建議最有可行性。

當然,尼米茲的戰略建議要想變成顯示,還需要很多前提條件,最關鍵的就是美軍艦隊在一次決定性的海戰中擊敗中國艦隊,而且是完敗中國艦隊,從而一舉扭轉美軍在兵力上的劣勢處境。

問題是,美軍能夠獲得這樣的機會嗎?

雖然在西南太平洋戰場上,艦隊司令官與戰區艦隊司令官有很大的自主權,馮承乾幾乎沒有幹預過艦隊作戰行動,但是由海軍司令部部署的、或者是由海軍司令部參與策劃的作戰行動,都有一個顯著特點。這就是,艦隊很少集中活動,一直在竭力避免在一次海戰中遭受太大的損失。

事實上,第五艦隊被拆分成兩支艦隊,而第51艦隊又分成了兩支航母戰鬥群,就是馮承乾為控制艦隊作戰規模所做的安排。

顯然,馮承乾絕不希望艦隊在一次海戰中賠光所有本錢。

當然,到了一九四二年下半年,這一情況有所改變,即艦隊規模有所擴大,而且集中活動的時間越來越多。

事實上,這也是有原因的。

這就是,&ldo;唐太宗&rdo;級艦隊航母已經開始服役,而且第二批三艘也肯定能夠在一九四三年加入戰鬥序列,因此在保持艦隊規模不變、或者適當擴大艦隊規模之後,即便在海戰中遭受慘敗,中國海軍也有能力奪回主動權。

當然,尼米茲要想在中太平洋上取得絕對勝利,關鍵不是美軍想怎麼打,而是中國海軍想怎麼打。

前面提到過,最初的時候,馮承乾並不主張進攻西南太平洋,而是認為應該把兵力集中到太平洋上,以攻打夏威夷群島為主,而最後他做出了妥協。這其中,既有陸軍與空軍主張的因素,也有馮承乾的擔憂。這就是,在進軍西南太平洋的時候,中國海軍並沒有擁有絕對的兵力優勢,即便能夠在一場海戰中徹底打垮美國海軍,也有可能在一場海戰中被美國海軍徹底打敗。如此一來,在中太平洋戰場上作戰的風險就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