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24頁

大戰爆發前德意志第二帝國空軍以戰術航空兵為主,根本不重視戰略航空兵

顯然,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發動機廠商沒有發展渦輪增壓技術的動力,而且也得不到軍方的支援

受此影響,中國的發動機廠商在此領域也沒有多少優勢可言

直到大戰爆發,中國空軍開始重視戰略航空兵,中國的發動機生產廠商才開始在渦輪增壓技術上發力

得益於重型轟炸機的巨額訂單,幾家主要的發動機廠商都不存在資金匱乏的問題

重要的是,中國的航空動力工程師中,有很大一批曾經去過美國深造而且不少都在美國有過工作經歷

要知道,在大戰爆發前,美國在渦輪增壓發動機領域擁有最強的技術優勢

原因很簡單,美國陸軍航空兵司令阿諾德將軍是一名杜黑的忠實信徒,而且從來不甘心居於人下

大戰爆發前,阿諾德就多次提出效仿英德組建獨立空軍

只是阿諾德的主張根本沒有得到支援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所有美國人都在檢討,即為戰爭付出那麼大的代價之後,美國得到了些什麼由此美國在戰後颳起了孤立浪潮在軍備上,絕大部分美國人都相信只需要一支足夠強大的海軍就行了,根本沒有必要發展其他性質的軍事力量,連美國陸軍都遭到大幅度削弱

在這種背景下,顯然不可能誕生獨立空軍

只是,阿諾德沒有就此卻步

在他的領導下,美國陸軍航空兵一直注重進攻,特別是在進入三零年代之後,隨著航空技術飛發展,美國陸軍航空兵率先投資研製重型轟炸機,而且一直以轟炸機部隊為主要作戰力量

可以說,在大戰爆發前,美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戰略航空兵

雖然這也導致美國陸軍航空兵在戰術領域嚴重不足,其在大戰前研製與裝備的戰鬥機在效能上都比不上歐洲國家的戰鬥機,但是效果也極為顯著,即在美國參戰後,能夠非常迅的派遣戰略航空兵參戰,並且成為了反擊德意志第二帝國的主要力量,還向英國皇家空軍提供了大力援助

得益於此,美國的航空動力技術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也正是如此,在中美關係還算友好的時候,大批中國工程師到美國留學、或者是以委派的方式去美國深造

後來,這些人中,大多數都回到了國內,繼續從事航空動力方面的工作

一九四零年底,南昌發動機廠率先研製出渦輪增壓發動機雖然只是一臺樣機,但是立即得到空軍重視兩個月後,南昌發動機廠就獲得了空軍的資助,開始完善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設計與製造工藝

到一九四一年底,南昌發動機廠研製出了二千千瓦級渦輪增壓發動機

正是如此,在一九四二年,西飛才用第一種渦輪增壓發動機改進了重型轟炸機,並且開始在式發動機的基礎上,研製式重型轟炸機

這個時候,中國空軍也提出了式轟炸機所需達到的基本效能

這就是,其最大載彈量不得低於六噸,在載四噸炸彈的情況下能夠滿油起飛,常規載荷下的最大航程不得低於四千公里,最大載彈量時的作戰半徑不得低於一千五百公里,最大飛行度不得低於每小時五百五十公里,最大載彈量時的最大飛行高度不得低於七千米,最大飛行高度不得低於九千五百米,至少需要配備六挺口徑在十二點七毫米以上的自衛機槍,機組人員不得過十一人

可以說,這是非常高的效能指標

最後,西飛設計的第二代重型轟炸機並沒有完全達到空軍提出的效能要求,但是也讓空軍感到滿意

當然,一種的航空動力裝置,影響到的不僅僅是重型轟炸機

在動力系統有了保證之後,研製效能優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