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91頁

可以說,這是一個相當聰明的選擇。

別忘了,坎寧安的主要目的就是在艦隊決戰中擊敗斯佩艦隊,從而徹底消除來自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威脅。

從戰略上講,只要德意志第二帝國沒有掌握北海的制海權,也就不可能讓強大的帝國陸軍跨過英吉利海峽,也就不可能擊敗英國。這樣一來,只要來自美國的援助沒有斷絕,就算英國本土在德意志第二帝國空軍的戰略轟炸下變成了廢墟,英國也不會戰敗,至少能夠堅持到一九四四年底。

原因很簡單,到了一九四四年底,中美海軍就將在太平洋戰場上分出高下。如果中國海軍最終贏得了太平洋戰爭的全面勝利,那麼中國海軍肯定會在一九四四年底、最遲會在一九四五年初出兵大西洋。此外,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在一九四四年底之前,還能獲得一大批新式戰艦,並且在擊敗紅俄之後把重點轉向對英作戰,生產出更多的作戰飛機與戰艦,為進攻英國本土鋪平道路。

坎寧安明白這一點,也就知道殲滅公海艦隊的重要性。

在戰術層面上,如果坎寧安在北海攔截公海艦隊,即便不考慮德意志第二帝國空軍部署在挪威的航空兵,坎寧安也沒有足夠的把握殲滅公海艦隊。道理很簡單,公海艦隊的主力艦全是快速戰艦,即便打不過皇家海軍的本土艦隊,也能在不利的情況下撤退,而德意志第二帝國空軍肯定會提供支援與掩護。如此一來,本土艦隊就不大可能阻止公海艦隊直接退回到威廉港。

要知道,在一九四一年,處於巔峰狀態的英國皇家海軍在出動了本土艦隊滯貨,連&ldo;俾斯麥&rdo;號都沒能攔截下來。更何況,現在的本土艦隊已經大不如前,而作戰物件則是整個公海艦隊。

到北大西洋上決戰,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

這就是,即便公海艦隊打了退堂鼓,想要撤回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本土艦隊將獲得更多的攔截與追擊機會。

更重要的是,公海艦隊返回威廉港的航線就那麼幾條,而且多數在英國皇家空軍的打擊範圍之內。如此一來,本土艦隊在截擊逃跑的公海艦隊的時候,還能夠得到皇家空軍的支援與掩護。

此消彼漲,本土艦隊的勝算就大大提高了。

做為一名優秀的艦隊指揮官,坎寧安不可能不知道,能在北大西洋上獲得很多機會,而他只需要把握住其中的一次機會,就能夠毫無懸唸的擊敗公海艦隊,打贏這場對大英帝國來說最為重要的海戰。

可以說,這也正是美英當局煞費苦心,把公海艦隊引誘出來的主要目的。

說得不客氣一點,當時上到美國總統羅斯福與英國首相邱吉爾,下到美英的情報機構人員,無一例外的都在為坎寧安服務,或者說是在為坎寧安創造這個可以擊敗、甚至是殲滅公海艦隊的機會。

要知道,那三支船隊沒有開往摩爾曼斯克,其目的地就是英國的港口。

三支船隊在出發後不久,就在百慕達群島海域會合了,而這裡也是從美國到英國的運輸船隊安全航程的最後一站。再往西航行,就將進入德意志第二帝國潛艇的主要活動區域,也就有可能遭到潛艇伏擊。

三支船隊留在了百慕達群島。

按照美國海軍的安排,最快要到一月十日,這三支船隊才會起航。

也就是說,坎寧安必須在一月十日之前完成這次作戰行動,而這場戰鬥的結果將直接決定三支船隊的去留。

正是如此,坎寧安必須抓緊時間,絕不能浪費時間。

在斯佩率領公海艦隊朝挪威航行的時候,坎寧安率領的本土艦隊已經從南面繞過了設得蘭群島,在英國本土北面繞了個大圈子,然後以十六節的最高巡航速度北上,準備前去攔截公海艦隊。

第三百零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