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07頁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美國參戰之後就沒有考慮過出兵紅俄。

顯然,只要稍微冷靜一點就能想到,羅斯福的聖誕節講話只是一個誘餌,目的就是要讓帝國海軍派公海艦隊出海。

當然,主要責任在德皇身上。

從一開始,雷德爾就反對派公海艦隊出海作戰。更反對讓公海艦隊去執行破交任務,而德皇的堅持,讓他不得不做出讓步。

所幸的是,這場海戰造成的影響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巨大。

一月十日,在&ldo;印第安納&rdo;號回到斯卡帕灣之後,英國首相邱吉爾就給羅斯福發了一封電報。表示本土艦隊在交戰中遭受重大損失。兩艘&ldo;南達科他&rdo;級戰列艦均遭到重創,兩艘&ldo;北卡羅來納&rdo;級戰列艦受到中等程度損傷,而三艘&ldo;喬治五世&rdo;級戰列艦也需要進行短期維修,此外&ldo;前衛&rdo;號的建造進度慢於預期,所以英國皇家海軍在短期之內,不可能向西南太平洋派遣遠徵艦隊。

有趣的是,羅斯福並沒有因此而指責邱吉爾言而無信。

關鍵就是。美國海軍也沒有能力派遣同等規模的艦隊前往西南太平洋,也就不可能指望英國皇家海軍獨自去擊敗中國海軍。

事實上,美國海軍的處境很不理想。

聖誕節剛過,中國海軍就在中國空軍的遠端航空兵配合下,發起了新一輪攻勢,第五艦隊的兩支戰鬥艦隊進入了塔斯曼海,切斷了從澳洲到紐西蘭的航線,而中國空軍的遠端轟炸機開始重點轟炸澳洲東南部地區的主要城市與軍事基地。甚至出動重型轟炸機在雪梨港外面布設水雷。

所有跡象都表明,中隊即將攻打澳洲大陸。

當然。最主要的跡象不是中國艦隊的行動,而是在後方。即物資與地面部隊的調動與集結情況。

到一月初,進駐新喀裡多尼亞的中隊已經達到了四十萬,而且在以平均每天一萬人的速度增加。當時,部署在新喀裡多尼亞的作戰飛機已經超過了一千架,其中三分之二是遠端轟炸機。

更重要的是,在索羅門群島,中國海軍至少集中了近五百艘登陸艦船。

這些登陸艦船能夠一次性的把三十個師的地面部隊、全部配套的重型裝備,以及供這些部隊消耗一個月之久的物資送上海灘。如果能夠奪取一座大型港口,中國海軍還能動用數百艘船隻向前線運送兵力與物資。

至於兵力,更加不是問題。

除了進駐新喀裡多尼亞的四十萬部隊之外,在索羅門群島還有大約五十萬兵力,而在更北面的新不列顛島上還有三十萬兵力。如果把部署在菲律賓、印度尼西亞與馬來亞的部隊全部算上,中隊在西南太平洋上能夠動用的兵力在兩百萬左右,其中至少有一百二十萬的地面部隊。

顯然,在一個攻擊波次中投入三十個師,並不是什麼難事。

根據美國當局估計,最遲在三月底,中隊就能做好攻打澳洲的準備工作,而最快將在二月初發起進攻。

顯然,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月到兩個多月裡,美英根本不可能改變西南太平洋上的戰局。

說得簡單一些,就算英國首相肯向西南太平洋派遣遠徵艦隊,在其到達之前,中隊恐怕已經登上澳洲大陸了。

到時候,遠徵艦隊還有什麼價值?

雖然在澳洲大陸上,還有上百萬美軍,以及規模更加龐大的澳洲軍隊,但是要想擊敗成功上岸的中隊,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別的不說,澳洲的美軍與澳軍就嚴重缺乏重型裝備,別說效能突出的坦克,連重炮都沒有多少,而中國陸軍經歷了大陸戰爭的洗禮,在各方面都向德軍看齊,不但有大批重灌備,而且其主要裝備的效能都超過了美軍與澳軍,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