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45頁

也正是如此,馮承乾才要求在五月底攻佔富納富提環礁。

說白了,如果能夠佔領這座環礁,並且以此切斷通往澳洲與紐西蘭的主要航線,那麼現在用於西南太平洋戰場上的兵力就足夠了。到時候,就算陸軍不給力,打下澳洲大陸也不會有太大的懸念。

顧祝同一直在關注著總體戰局,因此非常清楚馮承乾的意思。

問題是,之前用於攻打島嶼的戰術現在肯定用不上。如果採用老戰術,別說在兩個月內攻佔富納富提環礁,能不能打下塔拉瓦島都是個問題。要知道,在中隊佔領的布塔裡塔裡環礁南面的塔拉瓦島是美軍在中太平洋上兵力部署最密集的島嶼之一,可以看成是美軍守衛中太平洋的主要堡壘。根據顧祝同的估計,就算投入兩個陸戰師,也至少需要一個月才能打下塔拉瓦島,而且還得有一個前提,即掌握著絕對制海權,艦隊能夠隨時隨地的為陸戰隊提供支援。

到這個時候,顧祝同不得不考慮新的戰術了。

準確的說,不是現在才去尋找新的戰術,而是採用顧祝同早就想到的戰術。

前面已經提到,在攻打索羅門群島的時候,顧祝同就向魯志剛提出,應該避開由美軍死守的重要島嶼,攻佔一些次要島嶼,然後透過封鎖的方式使主要島嶼上的美軍喪失意義,從而兵不刃血的拿下索羅門群島。只是,當時魯志剛沒有採納這個建議,依然決定逐一奪取所有島嶼。

暫且不說魯志剛有沒有錯,至少在一年前,顧祝同就已經產生了&ldo;躍島進攻&rdo;的想法。

可以說,由顧祝同想到的&ldo;躍島進攻戰術&rdo;是通往勝利終點的捷徑。

在西南太平洋上,他提出的戰術沒有被採納,而在中太平洋上,他是戰區司令,自然有權決定以什麼方式發起進攻。

馮承乾只提出了目的,並沒有提出用什麼辦法達到目的。

說白了,具體操作是戰區司令官的事。

正是如此,顧祝同決定採用躍島進攻戰術,即繞過美軍固守的島嶼,以岸基戰術航空兵的支援半徑為準,攻佔一些守備兵力不算太多的次要島嶼,並且依次建立前進基地,最終攻佔富納富提環礁。

這樣一來,首先被放棄的就是塔拉瓦島。

布塔裡塔裡環礁距離塔拉瓦島不到兩百公里,而在塔拉瓦島南面大約兩百公里處,還有一座大型環礁,即金斯米爾群島中的尼庫瑙島。在往南,則是納諾梅阿環礁,然後就是富納富提環礁了。

也就是說,在進攻富納富提環礁之前,只需要攻佔兩座島嶼,而且根據顧祝同掌握的情報,這兩座島嶼上的美軍都不是很多,尼庫瑙島上只有大約一個營,而納諾梅阿環礁上大約有兩千人。

如果能夠順利攻佔這座島嶼,那麼在兩個月之內攻佔富納富提環礁就不是做夢。

當然,前提是顧祝同獲得的情報準確無誤。

要知道,當時中太平洋戰區只有兩個陸戰師,而且第三十七陸戰師是在戰後組建的,之前從未上過戰場,而第三十一陸戰師也是在戰後改編組建的,雖然骨幹來自第三陸戰師,但是新兵佔了絕對多數。

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步之遙

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步之遙

實際情況與顧祝同預料的並不一樣。

雖然在一九四二年,美軍並沒有加強吉爾伯特群島與吐瓦魯群島的防禦部署,主要是美國當局還沒有確定是否要死守澳洲大陸,以及以什麼辦法去守,因此並不是很重視中太平洋的防禦部署。但是一九四二年底之後,特別是一九四三年初,在英國出爾反爾之後,美國當局迅速做出了從澳洲撤軍的決定,因此中太平洋變得更加重要,吉爾伯特群島與吐瓦魯群島的戰略價值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