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54頁

大戰爆發前,中國海軍並沒有專門建造水上飛機母艦。一是中國海軍的重點是發展艦隊航母,而艦載機執行偵察任務的效率遠高於水上飛機,因此沒有必要發展水上飛機母艦,甚至沒有必要研製效能先進的水上飛機。二是所有大中型戰艦都能搭載水上飛機,一些較為注重偵察任務的戰艦,比如日本海軍的&ldo;利根&rdo;級重巡洋艦,還格外強調了搭載水上飛機的能力,也就沒有必要單獨建造水上飛機母艦了。

當然,任何一種戰艦,其存在總是有道理的。

在大戰的前兩年,中國海軍對水上飛機的需求並不是很高,主要是艦載航空兵已經能夠執行絕大部分偵察任務了。更重要的是,中國海軍的作戰負擔並不重,已有的艦隊航母足夠完成所有作戰使命。

到了一九四二年,這一情況發生了改變。

要知道,在開闢了印度洋戰場,以及在中太平洋上用兵之後,中國海軍的那幾艘艦隊航母就不夠用了。

由此,導致了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即艦隊的偵察能力嚴重不足。

雖然小型航母能夠執行一些艦隊航母的任務,但是小型航母頂替不了艦隊航母,主要就是其載機量太少了。即便把四艘小型航母編在一起,載機總量也就一百架左右,因此沒有足夠多的艦載機去執行偵察任務。

這下,麻煩大了。

要知道,中國海軍的巡洋艦與戰列艦都不是太注重偵察能力,搭載的水上飛機都非常有限。更要命的是,大部分在戰前設計的戰艦都沒有擴充套件能力,甚至無法搭載在戰爭期間研製的新式水上飛機。主要就是,這些戰艦上要麼沒有專門為水上飛機準備的彈射器,要麼就是彈射器的功率不足,無法彈射更重的水上飛機。此外,中國海軍的大型戰艦的首要任務都是防空,因此艦面上佈置了大量的高射炮,根本沒有多餘的空間來存放水上飛機,也就無法搭載更多的水上飛機了。

這樣一來,水上飛機母艦有了用武之地。

當然,水上飛機母艦並不是真正的戰艦,屬於輔助艦船。

也就是說,沒有必要專門建造,完全可以用較為合適的船隻改裝,而最合適的就是排水量在一萬噸左右的快速貨輪。

在一九四二年下半年,中國海軍把十二艘貨輪改裝成了水上飛機母艦。

雖然這些水上飛機母艦的改裝工程不盡相同,存在著一些差異,但是每一艘母艦上都有四部專用的水上飛機彈射器,能夠彈射最新型號的水上飛機,而且都能在甲板上搭載十二架以上的水上飛機。

也就是說,一艘母艦搭載的水上飛機相當於四艘防空巡洋艦。

如果配上最新型號的水上飛機,那麼水上飛機母艦執行偵察任務的能力僅次於航母。

此外,在必要的時候,水上飛機母艦還能夠為只能部署在後方的大型水上飛機提供支援與幫助,即為這些巡邏半徑超過兩千公里的水上飛機補充燃油,讓飛行員能夠進行短暫休息等等,從而延長大型水上飛機的搜尋半徑。

更重要的是,使用水上飛機執行偵察任務,就不會佔用寶貴的艦載航空兵了。

正是如此,顧祝同才如此重視這些水上飛機母艦。

當時,按照顧祝同的要求,馮承乾把完成改造的十二艘水上飛機母艦都派了過來,只是顧祝同只讓其中八艘編入了登陸艦隊,另外四艘則留在了那霸,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編入運輸船隊。

事實上,水上飛機母艦也是較為理想的反潛作戰平臺。

雖然在大西洋戰場上,水上飛機母艦基本上沒有用武之地,主要就是大西洋、特別是北大西洋的氣候較為惡劣,而適應能力相對較差的水上飛機很難正常執行反潛任務,甚至難以在海面上降落,因此也就只能讓位於護航航母了。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