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50頁

當然,要讓這一切變成現實,得有一個前提條件。

這就是,紅俄在一九四三年戰敗。

說白了,如果紅俄撐到了一九四四年,在無法把地面部隊抽調出來的情況下,德意志第二帝國根本不可能攻打英國本土,最多加強對英戰略轟炸,希望透過高強調的轟炸來迫使英國投降。

問題是,此時才出兵紅俄,顯然為時已晚。

要知道,就算北大西洋航線暢通無阻,美軍能夠順利到達紅俄,而且美國陸軍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動員,也需要半年左右,美軍才能向紅俄運送五十萬兵力,而這些部隊要在戰場上發揮作用,則需要更多的時間。

紅俄還能堅持半年嗎?

別說羅斯福,當時連馬歇爾都反對向紅俄出兵,認為把部隊派過去就等於把部隊直接送進了中德的戰俘集中營。

不能出兵紅俄,就只能在別的方面想辦法了。

當時,美英當局能夠想到的,就只有在其他方向上發動一次大規模進攻,迫使德軍從德俄戰場上抽調兵力。

問題是,有什麼地方能夠讓德軍分兵呢?

歐洲大陸顯然不大可能,德軍修建的大西洋堡壘防線不但非常堅固,而且就算美英軍隊成功登陸,也不見得能夠擴大進攻範圍。當然,登陸失敗的可能性更大,而且美英沒有在歐洲大陸上發動大規模進攻的物質基礎。

這樣一來,能夠供美英選擇的戰場,就只剩下地中海沿岸地區了。

義大利顯然不可能,在攻佔了直布羅陀要塞之前,美英艦隊無法進入地中海,也就不可能攻打義大利。

剩下的,也就只有北非,即摩洛哥的大西洋沿岸地區。

當然,從軍事上講,如果美英聯軍從大西洋方向上登陸摩洛哥,確實能夠對北非的德意聯軍構成嚴重威脅。考慮到義大利軍隊在此之前的表現一直不佳,因此德軍就很有可能向北非增兵。

問題是,登陸摩洛哥也不是易事。

最大的問題就是,在這邊沒有可以供美英聯軍使用的前進基地,即登陸行動只能從海上發起,而且所有部隊與物資都得用船隻運送數千公里才能到達戰場,因此兵力與物資投送速度顯然不會快到哪裡去。如果要擴大登陸與進攻規模,就要動用足夠多的艦船,而且得囤積足夠多的作戰物資。

顯然,當時的美英海軍根本就沒有足夠多的艦船。

要知道,除了皇家海軍那幾艘作戰能力不算太強的艦隊航母之外,美英聯軍能夠動用的就只有小型航母與護航航母了。

也正是如此,美國海軍暫時把新服役的小型航母留在了大西洋上。

當然,等到美英當局意識到,在摩洛哥登陸的難度不比登陸歐洲大陸小多少,而且失敗的風險太大的時候,美國海軍已經來不及把小型航母派往太平洋,或者說就算派往太平洋也發揮不了作用了。

對準備攻打威克島的中國海軍來說,這顯然是非常有利的條件。

第三百三十八章 進軍威克島

第三百三十八章

進軍威克島

六月中旬,在經馮承乾批准之後,顧祝同正式啟動了攻打威克島的作戰行動。

雖然此時顧祝同已是戰區司令,但是也同時是戰區艦隊司令,而第31艦隊與第32艦隊都還沒有正式的指揮官,所以顧祝同仍然得指揮艦隊作戰,至少在攻打夏威夷群島之前,他得身兼二職。

六月十四日,顧祝同登上了&ldo;柏林&rdo;號巡洋艦,率領艦隊開赴戰場。

在此前的一天,回到珍珠港休整了大約半個月的第七艦隊也出發了,指揮該艦隊的正是復出的斯普魯恩斯。

南鳥島海戰之後,斯普魯恩斯回到了艦隊,只是沒有擔任艦隊